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夜闻雨》
《春夜闻雨》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风味正不寝,骤来寒气增。

檐斜滴野箨,窗缺摇春灯。

孺子睡中语,归人行未能。

前溪波暗长,定已没滩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nwén
sòng / méiyáochén

fēngwèizhèngqǐnzhòuláihánzēng

yánxiétuòchuāngquēyáochūndēng

shuìzhōngguīrénxíngwèinéng

qiánànchángdìngméitānléng

注释
风味:指夜晚的气氛或情调。
正不寝:正浓烈,难以入睡。
骤来:突然。
寒气:寒冷的气息。
檐:房屋的屋檐。
滴:滴落。
野箨:野外的竹叶。
窗缺:窗户有缺口。
春灯:春天的灯笼,可能指油灯。
孺子:小孩。
睡中语:梦中的言语。
归人:回家的人。
前溪:前方的溪流。
波暗长:水流暗涌,水量大。
没滩棱:淹没河滩的边缘。
翻译
夜晚的风味正浓,突然间寒气更重。
屋檐上滴落着野外的竹叶,窗户缝隙中摇曳着春天的灯火。
孩子在梦中说话,远行的人还未归来。
前方的溪流暗流涌动,肯定已经漫过河滩的边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春夜闻雨》,描绘了春夜寂静中雨声带来的感受。首句“风味正不寝”,写出了诗人因雨声而难以入眠的情景,暗示了雨声的清新与宁静。次句“骤来寒气增”,通过雨后微凉的感触,传达出春天夜晚的微妙变化。

第三句“檐斜滴野箨”,细致地描绘了雨滴从屋檐滑落,落在野外竹叶上的声音,形象生动。第四句“窗缺摇春灯”,通过窗户的缝隙和摇曳的灯光,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氛围。

第五、六句“孺子睡中语,归人行未能”,通过孩子的梦话和未归的旅人的想象,展现了雨夜中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增添了诗的温情和生活气息。

最后两句“前溪波暗长,定已没滩棱”,诗人由近及远,想象前溪的水位上涨,暗流涌动,表达了对雨势的推测,也寓含了对季节更迭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夜雨声的韵味,以及它带给人们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意境。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申思三首·其一

戚戚岁云暮,我行适潇湘。

兄弟持我泣,父母泪纵横。

云有薄田畴,卒岁具粢梁。

胡为去万里,骨肉相乖张。

局蹐诉父母,儿自恋家乡。

举事触明宪,置理窜南荒。

程期若星火,不得少留行。

勿复远思念,兄弟善持将。

吞声出门闾,沉痛绝衷肠。

(0)

武皇南巡旧京歌·其十六

六代繁华何足誇,而今四海共为家。

暂看吴苑环城水,终忆燕台夹路花。

(0)

武皇南巡旧京歌·其十

旧都何让古新丰,父老称觞拜舞同。

金马词臣休候直,独宣京兆问民风。

(0)

武皇南巡旧京歌·其六

千年宝历自南开,八叶神孙暂北来。

日月更临龙虎阜,云霞重抱凤凰台。

(0)

四月二日雨中拨闷

零雨崇朝不下楼,开窗烟外见渔舟。

今年四月寒犹在,坐拥红炉送酒筹。

(0)

咏史

月仗云门五彩毬,御前争赌最先筹。

须臾赢得西川印,便脱青衣拥碧油。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