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雒阳》
《雒阳》全文
清 / 顾炎武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涧水成周宅,邙山汉代京。

三川通地络,鹑火叶星精。

文轨同王朔,蒐畋会卜征。

东门迎九鼎,北阙望玑衡。

象魏云常紫,龙池水自清。

尊师延国老,听讲集诸生。

金谷荒烟合,铜驼蔓草萦。

曲多羌笛韵,县有陆浑名。

鹤望将焉属,鲸吞未息争。

讵忘修礼乐,何计偃戈兵。

赤伏看犹在,苍鹅起莫惊。

停骖观雒汭,微禹动深情。

(0)
鉴赏

此诗《雒阳》由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描绘了洛阳的历史变迁与文化盛衰,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对古代文明的追思。

首联“涧水成周宅,邙山汉代京”以涧水和邙山象征洛阳作为历史上的重要都城,从周朝到汉代,其地位始终显赫。颔联“三川通地络,鹑火叶星精”则进一步描绘洛阳的地理位置和天文现象,暗示其在古代天文学中的重要性。颈联“文轨同王朔,蒐畋会卜征”强调了洛阳在文化和军事上的统一与规划,以及古代帝王在此进行的祭祀活动。尾联“尊师延国老,听讲集诸生”描绘了洛阳作为学术中心的景象,体现了其在教育和文化传承上的贡献。

接下来的几联“金谷荒烟合,铜驼蔓草萦”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表达了洛阳昔日繁华不再的哀伤之情。“曲多羌笛韵,县有陆浑名”则通过音乐和地名,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历史的沧桑感。尾联“鹤望将焉属,鲸吞未息争”表达了对国家分裂和战争不断的忧虑,而“讵忘修礼乐,何计偃戈兵”则表达了对恢复和平与文化的渴望。

最后,“赤伏看犹在,苍鹅起莫惊”寄托了对历史记忆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希望,而“停骖观雒汭,微禹动深情”则表达了诗人对洛阳深厚情感的流露,以及对古代圣贤的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洛阳历史变迁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古代文明的深刻思考和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同时也蕴含着对和平与文化繁荣的向往。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
朝代:清   字:忠清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生辰:1613.7.15-1682.2.15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猜你喜欢

怀郑汝诚

端居郁无聊,引领怀三益。

相违念一朝,况兹岁屡易。

云树渺关河,之情安所适。

欢娱日以疏,忧愁日以积。

缄题寄便鸿,相期崇令德。

(0)

春日松山

小磴容深坐,苔连醉客茵。

晚风松落子,晴日草浮春。

石逼孤支屋,桥危侧过人。

回看双屐路,又见落花新。

(0)

遣兴

梅花凌朔雪,葵蕊迎朝曦。

从违必本性,去就各有宜。

由余开西秦,管仲霸东齐。

虚名垂竹素,零落同蜉蚍。

我欲策高足,但恐多路歧。

眇彼流珠光,煇煇能几时。

(0)

崇德中秋

语儿泾上系轻舸,语儿泾前闻棹歌。

客逢端正那堪别,月惜玲珑不肯多。

沙觜一痕牵紫荇,浪花双叠走红螺。

坐来幽瑟添无限,釂尽清尊可易酡。

(0)

园居风雨漫成二首·其二

春岸鸳鸯浦,秋篱橘柚门。

閒风欺独树,细雨慰空村。

魏晋谈何易,羲皇枕颇尊。

客来能宿此,衣染竹苔痕。

(0)

题自写山水二首·其二

绿杨风高溪水长,五月爽爽如秋凉。

山中人家少官府,晓起出门唯钓航。

一丝到手轻于发,不钓红尘钓明月。

斗酒坐对松江鲈,肯换人家双玉玦。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