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昔未谙愁况,蹉跎远寄孤踪。
若计松滋晚穫,石田处处妨农。
夙昔未谙愁况,蹉跎远寄孤踪。
若计松滋晚穫,石田处处妨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和孤独漂泊的愁绪,以及对农事的关切。首句“夙昔未谙愁况”表达了诗人过去未曾深刻体会过愁苦的情感状态,暗示了这次经历的不同寻常。接着,“蹉跎远寄孤踪”则描绘了诗人因某种原因远离家乡,独自一人四处漂泊的情景,其中蕴含着深深的孤独与无奈。
“若计松滋晚穫,石田处处妨农。”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忧虑所在。他似乎在思考或担忧农事,特别是关于松滋地区晚熟作物的收获问题,以及石头覆盖的田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关注,也反映了他对社会民生的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周围世界的深切体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旧游稀眼底。月榭烟廊都不是。小立杜鹃声里。
正雨打荼蘼,粉香欲坠。夭桃秾李。
早一样飘零如此。重追省、海棠深处,有个人同醉。
沈醉。那须扶起。拌则伴、红妆无寐。任他冷落鸳被。
夜转参横,谁放花睡。幽欢侬尚记。
恁辜却,当筵歌意。凄凉也、雨霖铃曲,只在愁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