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风凄紧,扁舟发龛山。
龛山正自佳,况复江水间。
吴歌动两桨,溯洄过沧湾。
虽无菊可把,矫首云斑斑。
九日风凄紧,扁舟发龛山。
龛山正自佳,况复江水间。
吴歌动两桨,溯洄过沧湾。
虽无菊可把,矫首云斑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重阳节在钱塘江上乘舟游览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
首句“九日风凄紧”,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天气寒冷,风势强劲,为全诗奠定了清冷的基调。接着,“扁舟发龛山”一句,描述了诗人乘坐小船从龛山出发,开始他的江上之旅。
“龛山正自佳,况复江水间。”诗人对龛山的美景赞不绝口,又加上江水的映衬,景色更加迷人。接下来,“吴歌动两桨,溯洄过沧湾。”诗人听到船夫唱起吴地的民歌,两桨划动,逆流而上,穿过了苍茫的海湾,这一场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动感。
最后,“虽无菊可把,矫首云斑斑。”虽然没有菊花可以采摘,但诗人抬头望向天空,白云斑斓,心中依然感到满足和愉悦。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即使在看似平凡的旅途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敏感感受和对生活真谛的深刻领悟,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山水游记。
藏冰待炎威,织裘禦冬霰。
彼此互有适,用舍空屡变。
兰菊倚户出,松柏参天见。
美质不必同,伟干非世便。
薛生静而敏,器宇绝幼愿。
能文乃天姿,脱颖酬始愿。
众技逐高卑,杂学徒贯穿。
趋圣繇一途,任重工自劝。
古人文已立,后世皎难衒。
愧余莫负荷,期子幸无倦。
季父昔从我,寒灯听微更。
强扶瘖聋和,误策蹇跛行。
坐令两销落,无复一峥嵘。
宜汝逝不留,出门访咸英。
大溪逢侍郎,折洗心胸清。
新诗发妙意,说尽文字情。
侍郎盖代豪,平蛮早垂名。
览书五行下,援笔千人惊。
点化谢雕刻,涵濡透晶荧。
林黄橘柚重,渚白蒹葭轻。
褰裳念数往,岁晏霜雪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