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池塘生春草》
《赋得池塘生春草》全文
唐 / 陈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谢公遗咏处,池水夹通津。

古往人何在,年来草自春。

色宜波际绿,香异雨中新。

今日青青意,空悲行路人。

(0)
翻译
谢公曾经吟咏的地方,池塘水道两旁相接。
古时的人们已经不在,只有年复一年草木自生春意。
水面的颜色适宜于波光粼粼的绿色,香气在雨后显得特别清新。
如今这里青翠依旧,却只能让过路人为此感到悲伤。
注释
谢公:指谢灵运,南朝时期著名诗人。
遗咏:遗留的诗篇或吟咏之处。
池水:池塘中的水。
通津:相连的水道或渡口。
古往:古代以来。
人何在:人们如今都不在了。
年来:每年。
草自春:草木自然生长,春天来临。
色宜:颜色适合。
波际绿:水边的绿色。
香异:香气独特。
雨中新:雨后的清新。
今日:现在。
青青意:青翠的景象。
空悲:徒然感到悲伤。
行路人:过路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池塘边的景象,透露出诗人对历史变迁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谢公遗咏处,池水夹通津"一句,设置了场景:在古代名相谢安(东晋时期)曾经吟咏之地,一片池塘水域与远方的小路交汇。接下来的"古往人何在,年来草自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代和人物的追思,感叹时光易逝,旧日英雄如今无迹可寻,只有春天的野草依旧生长。

"色宜波际绿,香异雨中新"写出了池塘边春草的鲜活之美,其颜色在水波间显得尤为浓郁,而经过春雨洗礼后的气息,更添几分清新。最后两句"今日青青意,空悲行路人"则流露出诗人的情感:面对眼前的繁盛景象,不禁感到一阵惆怅,对过往的辉煌与现实中的孤独旅人都感到无尽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春日池塘边的生机勃勃,反衬出历史的沧桑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是一首融合了自然美景描写和深刻哲理思考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陶

陈陶
朝代:唐   号:三教布衣   籍贯: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   生辰:约公元812—约885年

陈陶[唐](约公元八四一年前后在世)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鄱阳剑浦人。(全唐诗作岭南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唐武宗会昌初前后在世。工诗,以平淡见称。屡举进士不第,遂隐居不仕,自称三教布衣。(公元八五三年左右)避乱入洪州西山。咸通中,(公元八六六年左右)严撰节度江西,尝往山中,每谈辄竟日。尝遣妓建花往侍,陶笑而不答。莲花赋诗求去,有“处士不生巫峡梦,虚劳云雨下阳台”之句。
猜你喜欢

山居十六咏·其十一草堂

烟低一片春,留与贫受用。

阿连自能诗,吾衰不复梦。

(0)

月墅

老我初营茅盖头,墅成林壑恰中秋。

诗人例合三间月,馀子从教百尺楼。

已斸荒畦秧早韭,旋呼老瓦压新篘。

客来问字烦传语,扣角前冈政饭牛。

(0)

五用韵

能官不如归,能诗不如睡。

春风遽如许,对酒每三喟。

驾言平山游,岁月惊屡至。

岂不贤于人,逐逐利名醉。

(0)

雪后梅边·其八

野径茅茨竹作墙,岁寒曾亦几平章。

高人风味天然别,不在横斜不在香。

(0)

到官郡□之馀即新众乐亭为州人游观之所因成拙句

重寻佳景冠南州,天与邦人作胜游。

百尺台成偏得月,四时花放不知秋。

当轩叠嶂高还下,傍槛长溪咽复流。

只道使君能共乐,有谁能会使君忧。

(0)

后苦雨行

七昼夜雨可已否,五更屋角万马走。

击碎屋瓦如拳然,三桥街中人乘船。

五斗陈米已万钱,籴且无之矧借旃。

一檐十蛛不成网,亿万万喙饥可想。

乘夜飞虫蚊愈多,苏湖秀州秧奈何。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