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农事云毕,晴日足登山。
山高翠微上,坐见人境閒。
天目有修眉,洞庭无狂澜。
田畴井画见,布谷行相关。
村村自花柳,流水春风颜。
周行抚泉石,碧匣开潺湲。
尚想读书声,犹在松树间。
此事已难会,沂水何时还。
朗吟苏仙语,明月下前湾。
劝农事云毕,晴日足登山。
山高翠微上,坐见人境閒。
天目有修眉,洞庭无狂澜。
田畴井画见,布谷行相关。
村村自花柳,流水春风颜。
周行抚泉石,碧匣开潺湲。
尚想读书声,犹在松树间。
此事已难会,沂水何时还。
朗吟苏仙语,明月下前湾。
这首宋代诗人陈淳祖的《劝农二首奉呈同官诸丈(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景象。诗人在完成劝农事务后,趁着晴朗的日子登高远眺,山色青翠,给人以清新之感。他坐在山上,看到人间烟火气闲适宁静,天目山如黛色修眉,洞庭湖波澜不惊。田地规整如画,布谷鸟鸣声相应,村庄花红柳绿,流水春风拂面,充满生机。
诗人漫步山间,泉水潺潺,仿佛能听到远处读书声回荡在松林之间,勾起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他感叹这样的田园诗意已经难以再遇,表达了对沂水归期的期盼。最后,他在朗月之下吟诵苏仙(苏轼)的诗句,增添了诗的意境,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田园诗意。
周天三百六十五,去地九万有一千。
茫茫大造亦可测,观星之台始何年。
虞帝璿玑制初创,姬文载咏《灵台》篇。
铜仪昉自汉宣帝,递相述作逾精研。
古遗铸象十三座,我朝新造居中圜。
西洋算法穷杪忽,横互尺度罗星躔。
五金之精发异彩,四柱屹峙生祥烟。
我来驻马历台上,落落万象光芒悬。
超然置身六合表,欲穷造化玄中玄。
侧闻人主象太乙,执德驭世无颇偏。
敬天以心不以器,神凝于穆非言诠。
莲漏声传初日晓,龙楼彩映红云鲜。
惟愿雨旸协畴范,天人一气相回旋。
生平负奇气,结交遍邯郸。
邯郸多年少,相邀重一言。
探丸入公府,拔剑洒重冤。
一怒震都市,片语折郦樊。
昨日羽书至,烽火照边垣。
慷慨愿从军,挟矢到辕门。
奋身作前驱,所至皆摧残。
敌人望旗帜,各各心胆寒。
大小三百战,肌肉无寸瘢。
旧疆皆已复,露布入长安。
天子赐颜色,列土为屏藩。
再拜不肯受,大笑归丘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