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甘草子.冬》
《甘草子.冬》全文
清 / 李雯   形式: 词  词牌: 甘草子

冬尽。手冷金针,爱与黄昏近。

合欢□□深,匼匝红池紧。

碧瓦雕甍,霜松银粉,煨紫□、□□香沁。

剔指才匀口脂润,还倚鸳鸯枕。

(0)
鉴赏

这首《甘草子·冬》由清代诗人李雯所作,描绘了冬日黄昏时分的细腻情感与景致。

“冬尽”二字开篇,点明季节转换,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宁静。接下来,“手冷金针,爱与黄昏近”,以“金针”这一细节,形象地描绘了冬夜中人手的寒冷,以及对黄昏的亲近感,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寂寥的氛围。黄昏时刻,光线柔和,与寒冷的手形成对比,增添了一丝温暖的期待。

“合欢□□深,匼匝红池紧”,这里使用了象征手法,合欢树的深深绿意与红池的紧密环绕,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喻了情感的深厚与亲密。合欢树常被用来象征夫妻和睦,红池则可能代表爱情的火焰,两者结合,展现了冬日里情感的温暖与生命力。

“碧瓦雕甍,霜松银粉,煨紫□、□□香沁”,这几句进一步描绘了冬日的景色。碧瓦雕甍,指的是屋檐上装饰着精美的雕刻,霜松银粉则是形容冬日里覆盖着霜雪的松树,仿佛披上了银色的外衣。紫烟与香沁,则可能是炉火或香料散发的香气,给寒冷的冬日带来一丝暖意和香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

“剔指才匀口脂润,还倚鸳鸯枕”,最后两句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人物在冬夜中的状态。剔指,即轻轻梳理手指,口脂润则是指涂抹唇膏使嘴唇保持滋润。倚靠鸳鸯枕,既体现了冬夜的慵懒与舒适,也暗含了对伴侣的思念与依恋。整首词通过这些细节,细腻地表达了冬夜中人物的情感体验,既有对外部环境的描绘,也有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捕捉,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李雯
朝代:清   字:舒章   籍贯:明末清初江南青浦   生辰:1608—1647

(1608—1647)明末清初江南青浦人,字舒章。明崇祯十五年举人。与陈子龙等有“云间六子”之称。入清,被荐任内阁中书舍人。多尔衮致史可法、唐通等信,均其手笔。不久,忧伤而死。有《蓼斋集》。 
猜你喜欢

南雄八景诗·其八晦朔潮痕

江湖消长去来频,满眼浮花烂若银。

瘴海飘飖惊贝母,炎州髣髴降滕神。

春风芳草斜阳渡,秋月芦花浅水滨。

几处乘流舣舟楫,不知谁是济川人。

(0)

岁晏

岁晏木叶落,遥见东城隅。

雉堞郁苕荛,列屋何萧疏。

悠悠西南望,赫赫金张庐。

退朝集冠盖,鸣珂沸通衢。

合遝多俊游,并辔飞华裾。

顾盼有光彩,行者为踟蹰。

俯惭筋力微,无从效驰驱。

日斜坐官舍,还拂案上书。

缅彼川路长,感此年运阻。

迟回不能去,叹息将焉如。

(0)

元夕开府杨公自范阳过访,赋事以谢·其二观梅花

使节几年开碣石,东来佳气动戎旃。

一枝春到吴梅上,千里烽销蓟戍前。

满目时艰堪共叹,破颜花事竟谁怜?

蚤知帝泽先畿甸,何限新声入夜弦!

(0)

赠前婺川令毛公迁舍

六年婺水尚遗思,择里三迁裕德时。

竹叶遥分滦海色,桂花初发蓟门枝。

官从丹窟颜应驻,业喜趋庭发未丝。

独愧征尘老双鬓,羡君能诵考槃诗。

(0)

振衣台

蓬莱有佳人,佩剑游南纪。

指顾山海间,徜徉群动里。

薄行幽径纡,乱石谁人驱?

中有千丈表,乘之临玉虚。

拂袖惊长风,浩歌空九衢。

飘摇揖王母,如闻琼佩琚。

幽人保元命,义士轻其躯。

雉飞不逾阜,鹏抟九万余。

巨翰如可挟,从此谢尘区。

(0)

普宁寺度岁

落日萧萧起暮钟,祗园呼酒亦从容。

时华已谢群情异,风景相将到处同。

百战谁能宽束带,平生自慰有孤忠。

残宵坐对寒灯尽,远思悠悠在海东。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