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花二十首·其二》
《梅花二十首·其二》全文
宋 / 张道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数花疏疏静处芳,便成佳景不荒凉。

暖回穷谷春常早,影落寒溪水也香。

自倚风流高格调,唯消质素淡衣裳。

满天霜月花边宿,无复庄周蝶梦狂。

(0)
注释
花:花朵。
疏疏:稀疏。
静处:宁静的地方。
芳:芳香。
暖:温暖。
穷谷:山谷深处。
春常早:春天来得早。
影落:倒影落下。
风流:风雅。
高格调:高尚的格调。
质素:朴素。
淡衣裳:简单的衣物。
霜月:霜白的月亮。
花边宿:在花边过夜。
庄周蝶梦:庄周梦蝶的典故,指梦境与现实的混淆。
翻译
稀疏的花朵在宁静的地方绽放,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不会显得荒芜。
春天的气息早早地温暖了山谷的深处,即使寒溪的倒影也带着香气。
我欣赏自己的风雅格调,只喜欢朴素的衣物。
在霜月笼罩的夜晚,我栖息在花丛中,不再有庄周梦蝶般的狂想。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的诗歌,通过对梅花之美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情感寄托。

“数花疏疏静处芳”一句,以轻盈笔触勾勒出梅花在寂静之地绽放的情景,通过“疏疏”二字传达出了春日里梅花不聚众而独立自好的高雅气质。

紧接着,“便成佳景不荒凉”一句,则表明了诗人对于这静谧美景的欣赏与赞美,即使是在偏远的地方,这样的景致也能让人心旷神怡,不感到任何荒凉之感。

“暖回穷谷春常早,影落寒溪水也香”两句,描绘了春天温暖气息在深山幽谷中悄然到来的场景。这里的“暖回”二字充分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生机与温暖的感受,而“影落寒溪水也香”则是对春日自然之美的细腻描摹,透露出诗人对大自然中每一处细节都能发现美好的态度。

“自倚风流高格调”一句中,“风流”二字用以形容诗人的文采和气质,而“高格调”则表明了诗人追求高雅脱俗的艺术境界。这里,诗人通过对自己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情怀。

至于“唯消质素淡衣裳”一句,则是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表达。他主张简单质朴,不追求华丽与奢侈,只需以清净无为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这也体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

“满天霜月花边宿,无复庄周蝶梦狂”两句,则是对夜晚景色的描绘。其中,“满天霜月花边宿”写出了诗人在霜月之下,与梅花为伴的宁静夜宿,而“无复庄周蝶梦狂”则是在借用庄子梦蝶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与梦境的超脱态度,他已经不再纠缠于世间的喧嚣和自己的幻想之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春日美景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精神境界的追求。同时,诗中的语言和意象也表现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张道洽
朝代:宋   号:实斋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生辰:1202~1268

张道洽(1202~1268)字泽民,号实斋,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理宗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从真德秀学。历广州司理参军,景定间为池州佥判,改襄阳府推官。五年卒,年六十四。生平作咏梅诗三百余首。 
猜你喜欢

寄徐孝廉位山先生

此日谈经客,先生尚典型。

三朝头已白,八十眼犹青。

人列儒林传,天留处士星。

何时载尊酒,一访子云亭。

(0)

游摄山二首·其二

凿石龛像佛,远自齐梁为。

累世导师居,龙象固有仪。

何意入僧室,隆准乃可窥。

当时平僣乱,四海诚福禔。

所嗟攀龙鳞,十九遭焚㱦。

战兢展遗像,目角流千铍。

想见刘宋辈,日侍岂不危。

篝火息夜榻,闻钟逐䢅麋。

朝日草露閒,往读《始兴碑》。

嘅叹阅千古,谁识无成亏。

(0)

移居诗·其一

步来城一角,浑似陟山尖。

近舍开花圃,比邻挂酒帘。

高轩难枉过,野老至无嫌。

雀噪知何事,家人喜妄占。

(0)

和陈今山见访韵

故人似春色,新岁到山家。

一笑坐拈酒,满园行看花。

别来多旧好,老去更天涯。

且喜诗情健,同吟对落霞。

(0)

酬虽萚石·其二

几岁辞家数,春风上路偏。

暂时还酒盏,明日即瀛壖。

甘旨情难惬,江湖迹旧悬。

男儿宁恋别,俯仰感中年。

(0)

自大敷溪至清浪滩长四十里上有马伏波祠·其一

天公欲游戏,骇此远行客。

截彼浮云根,掷为揵水石。

高者矗寻余,倭鬌亦数尺。

大或径连亩,小乃展片席。

摺叠类衣裾,剡锐等圭璧。

行次别堂斧,合离成蜀峄。

紞紞三门开,浩浩九逵辟。

横磨十万剑,一一与水敌。

水跌忽成洼,急起复相射。

幻师作幻技,信手妙抟埴。

持以恐诗魂,且洗见闻窄。

毛发森欲寒,扣舷三叹息。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