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得广成道,长居不老天。
底须桃辟恶,何用木延年。
自得广成道,长居不老天。
底须桃辟恶,何用木延年。
这首诗以“自得广成道,长居不老天”开篇,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长生不老的哲学思想。诗人似乎在表达,通过修炼达到的内在精神境界,能够超越肉体的限制,实现心灵的永恒。接下来的“底须桃辟恶,何用木延年”,则进一步阐述了对传统养生方法的反思。桃木辟邪、木头延寿,这些外在的手段在诗人看来或许并非长久之计,真正的长寿之道在于内心的修为和精神的纯净。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精神修养的重视。它不仅是一首端午节的应景之作,更蕴含着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哲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