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塔适才登,岧峣切清汉。
此向最高处,较乃不及半。
因悟无止境,理趣实一贯。
丽瞩真丽瞩,绿云蔚陇畔。
斯信衣食源,宁惟耳目玩。
穹塔适才登,岧峣切清汉。
此向最高处,较乃不及半。
因悟无止境,理趣实一贯。
丽瞩真丽瞩,绿云蔚陇畔。
斯信衣食源,宁惟耳目玩。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所作,名为《丽瞩轩作》。诗中描绘了作者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穹塔适才登,岧峣切清汉”描绘了诗人刚刚登上高塔,眺望天空的情景。"穹塔"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塔楼,"岧峣"形容山峰或建筑物的高峻,"切清汉"则指与清澈的天空相接。这句诗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处,视野开阔,仿佛能触及天空的壮丽景象。
接着,“此向最高处,较乃不及半”进一步描述了诗人所站位置之高,但仍然觉得未达到极致的感受。"较乃"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比较,"不及半"则暗示了诗人对更高境界的追求。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物理上的高度,也隐含了精神层面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无限探索的渴望。
“因悟无止境,理趣实一贯”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他意识到,无论在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都不存在真正的终点,一切都有其连贯性和内在的逻辑。这种思想反映了儒家哲学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强调了宇宙万物之间的联系和统一性。
“丽瞩真丽瞩,绿云蔚陇畔”描绘了诗人眼前的美景。"丽瞩"意为美丽的视野,"绿云"比喻远处的绿色山峦,"蔚陇畔"则是形容这些山峦在地平线附近层层叠叠,犹如云雾缭绕。这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最后,“斯信衣食源,宁惟耳目玩”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他认为,自然界的美景不仅是视觉和听觉的享受,更是生活来源的象征。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的肯定,强调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从自然界中获取灵感和力量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融合了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宇宙真理的探索。
冰解泉应动,云寒雪更飞。
谷中知律变,林下觉春归。
风物如游蜀,衣冠似浴沂。
瑶林与碧树,处处竞芳菲。
久客意无赖,送归私自怜。
悠悠想行路,苒苒背流年。
雪过兔园少,春归楚泽偏。
君应解冠冕,笑傲辟人贤。
去事驹过隙,此身江载萍。
赤墀容再谒,清涕忽双零。
海鸟眩韶舞,天潢愁客星。
平生鸿鹄志,独有去冥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