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齿焚香出世尘,斋坛鸣磬步虚人。
百花仙酝能留客,一饭胡麻度几春。
叩齿焚香出世尘,斋坛鸣磬步虚人。
百花仙酝能留客,一饭胡麻度几春。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作品,题为《题朱鍊师山房》。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禅宗修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叩齿焚香出世尘”,开篇即设置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境。叩齿,即轻敲牙齿,是一种禅宗修行中的动作,意在警醒心神;焚香则是用香料进行熏炼,以此来净化身心,使之出离世间的尘埃。这两种行为共同构建了一个脱俗寻道的氛围。
“斋坛鸣磬步虚人”,斋坛指的是佛教中用于念经、修行的地方;鸣磬,是一种打击乐器,常在佛教仪式中使用,以助念经或是作为时间的标志。诗中的“步虚人”则意味着行走在无形的空灵之中,这里的“虚人”指的是那些已经达到心灵自由、超脱物质束缚的人。
“百花仙酝能留客,一饭胡麻度几春”,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静谧生活的向往。百花仙酝,即指美酒,用以比喻自然之中无声的招待;一饭胡麻,则是形容简单而淡泊的饮食生活。度几春,是说时间在平淡的日子里悄然流逝。
整首诗通过对禅宗修行和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切愿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