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朱鍊师山房》
《题朱鍊师山房》全文
唐 / 王昌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叩齿焚香出世尘,斋坛鸣磬步虚人。

百花仙酝能留客,一饭胡麻度几春。

(0)
注释
叩齿:古人养生或宗教仪式中的一种动作,轻叩牙齿,象征警醒或净化。
焚香:燃烧香料,用于祭祀或营造神圣、清静的氛围。
出世尘:脱离世俗社会,指进入修行或精神上的超脱状态。
斋坛:进行宗教仪式或斋戒的场所。
鸣磬:敲响寺庙中的磬,一种宗教仪式中的信号或音乐。
步虚人:在虚空或仙境中行走的人,比喻修行高深的道士或僧侣。
百花仙酝:由百花酿制的美酒,形容酒的芬芳与珍贵。
能留客:指美酒佳肴能吸引并挽留宾客。
一饭胡麻:一顿饭中食用芝麻,芝麻在这里可能象征着简朴或修行人的饮食。
度几春:度过多少个春天,表示时间的长久,也有历经多个春秋仍保持简朴生活之意。
翻译
敲击牙齿,点燃香火,远离尘世喧嚣,于清修的祭坛上,敲响铜磬,步入虚空之境的修行者。
百花酿成的美酒能挽留客人,一顿以芝麻为主食的简餐,不知已度过多少个春天。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作品,题为《题朱鍊师山房》。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禅宗修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叩齿焚香出世尘”,开篇即设置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境。叩齿,即轻敲牙齿,是一种禅宗修行中的动作,意在警醒心神;焚香则是用香料进行熏炼,以此来净化身心,使之出离世间的尘埃。这两种行为共同构建了一个脱俗寻道的氛围。

“斋坛鸣磬步虚人”,斋坛指的是佛教中用于念经、修行的地方;鸣磬,是一种打击乐器,常在佛教仪式中使用,以助念经或是作为时间的标志。诗中的“步虚人”则意味着行走在无形的空灵之中,这里的“虚人”指的是那些已经达到心灵自由、超脱物质束缚的人。

“百花仙酝能留客,一饭胡麻度几春”,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静谧生活的向往。百花仙酝,即指美酒,用以比喻自然之中无声的招待;一饭胡麻,则是形容简单而淡泊的饮食生活。度几春,是说时间在平淡的日子里悄然流逝。

整首诗通过对禅宗修行和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切愿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朝代:唐   字:少伯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生辰:698— 756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猜你喜欢

题山水为潘簿作

落日楼台紫翠间,道人采药不知还。

使君莫动归田兴,山上于今更有山。

(0)

洞庭吹笛图

洞庭吹笛君山青,龙作老翁来一听。

夜深龙去笛声绝,但见月白天冥冥。

(0)

吕望钓鱼图

磻溪手弄一丝秋,梦入非熊雪满头。

钓得周家有何物,白鱼跃入后王舟。

(0)

题一天秋月诗卷为侯少府作·其一

玉堂学士老东坡,载酒西湖逸兴多。

寄语文章侯少府,一天秋月夜如何。

(0)

挽僧·其一

盐官国师古道场,犀扇无人再举扬。

留得旧时公案在,只今拈起话头长。

(0)

清晖轩

罨画溪头秋水肥,倚阑日日看清晖。

藕花菱叶当窗见,鸂鶒鸳鸯作队飞。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