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孟氏惠麓小隐》
《题孟氏惠麓小隐》全文
明 / 秦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饥后家何在,归来始定居。

丹心三尺剑,白首五车书。

戚畹名犹在,云台业未疏。

结庐来小隐,岁晚足耕锄。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对自然的向往。首句“饥后家何在”,以饥渴比喻心灵的空虚与追求,引出归隐的主题。接着“归来始定居”点明了归隐后的安定生活,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丹心三尺剑,白首五车书”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诗人的心志比作三尺宝剑,寓意其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将多年积累的知识比作五车之多的书籍,展现了诗人博学多才的一面。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品质和成就,也反映了他对知识和理想的执着追求。

“戚畹名犹在,云台业未疏”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社会地位和历史贡献。戚畹,指显赫的贵族家族;云台,古代表彰功臣的场所。这两句表明尽管诗人已归隐,但其名声和功绩依然被人铭记,体现了人们对他的尊敬和认可。

最后,“结庐来小隐,岁晚足耕锄”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亲近。结庐表示建造简陋的住所,小隐则是指隐居于山林之中,远离尘嚣。岁晚,意为年老之时,足耕锄则意味着自给自足,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整句话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实现。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从世俗到隐居的心路历程,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实践,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秦夔
朝代:明

(1433—1496)常州府无锡县人,字廷韶,号中斋。天顺四年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历武昌知府。在任除奸植善,兴学劝农,创养济院,定均徭法。监司下其规约于诸郡行之。累迁江西右布政使,卒于任。有《中斋集》。
猜你喜欢

鹅湖叶琢斋馆于沈兰谷处离余馆不数里时值大水泛滥不能互相过从倩沈君来馆索诗以答之四首·其四

故人过我破离愁,无限相思一笔勾。

还与鲁连为绍介,教巴人写刺相投。

(0)

为啸石二兄得馆寄呈六绝·其六

虎丘风景最多情,春草秋花次第呈。

凭藉清风闲报信,柳枝春色听春莺。

(0)

白莲

云为式样月为容,君子人情淡愈浓。

不与朱华趋世态,何嫌朴素寄芳踪。

(0)

寄司马蓝田王阮亭秋柳韵五首·其二

谁识风流两鬓霜,梦境无夜不山塘。

暮禽原有相思树,老骥由来不服箱。

响屐廊前红粉队,牡丹亭下百花王。

名园此日春光遍,文杏争辉碎锦坊。

(0)

和贾斧仙长夏偶成六律·其二

问字曾经二十年,雕虫小技沐矜怜。

翁今无意呈三策,我亦旋思息万缘。

月缺月圆心自在,花开花落梦相牵。

看他求利争名客,千顷波中一叶船。

(0)

黄花

黄花鞠本色,红紫今纷罗。

亦如隐者流,后世假藉多。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