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答择之四诗意到即书不及次韵·其一》
《奉答择之四诗意到即书不及次韵·其一》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为闵人疲上马行,此时消息尽分明。

更怜跣足无衣苦,充此直教天下平。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奉答择之四诗意到即书不及次韵(其一)》。诗中描绘了对百姓疾苦的关注与同情,以及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

首句“为闵人疲上马行”,以“闵”字开篇,表达了诗人对人民劳苦的深切同情。在古代,百姓劳役繁重,生活艰辛,“疲上马行”形象地描绘了人民在劳役中的疲惫与辛劳。这句诗通过描绘人民的劳苦状态,展现了诗人对底层民众生活的关注和同情。

接着,“此时消息尽分明”,这里的“消息”可以理解为当时的社会状况或民情,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当前社会问题的洞察力和敏感性。他不仅看到了人民的劳苦,还意识到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体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观察力。

后两句“更怜跣足无衣苦,充此直教天下平”,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理解。这里“跣足无衣”指的是赤脚露体、衣衫褴褛的状态,形象地描绘了人民生活的贫困与艰难。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这种苦难的深切同情,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充此直教天下平”。这句话意指通过解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和谐。诗人认为,只有解决了最基本的民生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与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解决社会问题的积极态度。它不仅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现实状况,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重视民本、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题飞淙阁

雨后飞淙谡且雄,簸林蹶石落层空。

应携焦尾调徽轸,写入松风是异同。

(0)

雨后游静明园杂诗·其六

云如含绪飘空逸,蝉解曳吟过树长。

诗思从来勃雨后,懋勤供奉又应忙。

(0)

木根如意

意所夫何自,如能又底因。

安名诚大幻,成器具天真。

秃兀生机息,昂藏古貌淳。

魏徵纵疏慢,妩媚乃宜人。

(0)

咏木钵

拥肿乖绳墨,谁施月斧修。

居然五石瓠,那数一株榴。

虚满皆如愿,色空莫可求。

堪因遗阐士,渡海不惊鸥。

(0)

恭奉皇太后口外行围起程日书事·其一

气爽时当大狝候,世平塞是外虞陲。

国朝武备千秋独,仁祖勤劳万祀贻。

(0)

响雪廊

曲廊曼接千尺雪,淅淅常闻响碎霙。

体物既堪方净色,忘怀雅合晤清声。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