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君家画里峰,更看茅屋傍双松。
白云不是人间路,沧海终期物外踪。
野径一春无驻马,石潭深夜有蟠龙。
移家欲向溪边住,坐听青山日暮钟。
我爱君家画里峰,更看茅屋傍双松。
白云不是人间路,沧海终期物外踪。
野径一春无驻马,石潭深夜有蟠龙。
移家欲向溪边住,坐听青山日暮钟。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题叶邦重山水画限韵》描绘了一幅令人向往的隐逸画卷。首句“我爱君家画里峰”,表达了诗人对画中山水的喜爱,仿佛画中的景色已深深吸引住他的心。接着,“更看茅屋傍双松”进一步描绘了画面中的简朴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白云不是人间路,沧海终期物外踪”这两句富有哲理,暗示了画中山水超凡脱俗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淡然。诗人认为,白云缭绕的山路并非寻常人的归途,而是期待在沧海般的广阔天地中追寻自由自在的生活轨迹。
“野径一春无驻马,石潭深夜有蟠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山间小径的宁静与神秘,以及石潭深潭中可能隐藏的龙的意象,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奇幻色彩。
最后两句“移家欲向溪边住,坐听青山日暮钟”,诗人表达了想要将家安置在溪边,每日静听山中暮钟的愿望,流露出对这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生活的深深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画为引,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明代文人墨客对于隐逸文化的独特理解和欣赏。
鹅子峰前波色清,刘郎看山无俗情。
癯儒自昔有仙骨,夜梦体飞如叶轻。
云中不识朝天路,双童导我凌空去。
侧身度岩隈,盘盘复回回。
翛然意往形不碍,石窟藓窦俄天开。
乘槎夜泛牛女渡,鞭鸾晓入金银台。
花深不逢人,时闻佩环声。
仙翁睡起方结袜,见客坦易无崖垠。
击蒙冀垂矜,叩妙获一言。
七情汩心心愦昏,窒欲如水澄其源。
臼中㕮咀药,手撮仍见分。
旁有泠泠泉,三漱乃尽吞。
驻红却白非难事,贪生虑死真愚计。
当时同游七姓俱,但记古月成胡字。
尘缘未断不得留,海风吹过蓬瀛洲。
觉来窗户冥曚晓,玉镜晶晶堕松杪。
静练平千顷,华栋俯中流。
凌晨画戟,来看宿雨断虹收。
八九胸中云梦,三千笔端风月,无处快凝眸。
笑咏一堂上,挥麈气横秋。俯危阑,红日下,暮云稠。
无穷伟观,祗应天意为君谋。
容我时醒时醉,独泛微烟微雨,浩荡逐轻鸥。
不羡岳阳胜,丹碧耸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