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田家杂兴三首·其一》
《夏日田家杂兴三首·其一》全文
清 / 林朝崧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雨过村落凉,柴门绿槐影。

嘒嘒新蝉鸣,黄熟云百顷。

半载岁功成,报速力殊省。

命俦腰镰去,陇上日方永。

敢辞挥汗苦,生事依田井。

归来茅檐下,月已升东岭。

虽逢禁酿时,无酒劳勤黾。

粗粝足疗饥,鼓腹私自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雨后乡村的宁静与丰收景象。"雨过村落凉,柴门绿槐影",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雨后村庄的清凉和静谧,绿色的槐树投下婆娑的影子,显得格外宜人。"嘒嘒新蝉鸣,黄熟云百顷",蝉鸣声声,与满眼金黄的稻田交织,展现出一片丰饶的田园风光。

"半载岁功成,报速力殊省",诗人感慨农人的辛勤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半年的辛劳在这一刻显得尤为值得。"命俦腰镰去,陇上日方永",人们手持镰刀,满怀喜悦地收割庄稼,尽管劳作艰辛,但面对硕果累累,他们毫不抱怨。

"敢辞挥汗苦,生事依田井",表达了农人对土地的依赖和对勤劳生活的坚守,即使汗水淋漓,也甘之如饴。"归来茅檐下,月已升东岭",傍晚时分,劳作的人们归来,抬头看见东边山岭上升起的明月,生活虽然简朴,却充满诗意。

最后两句"虽逢禁酿时,无酒劳勤黾",暗示虽然酿酒时节被限制,但农人并不在意,因为粗茶淡饭足以充饥,他们为自己辛勤劳动换来的满足感到庆幸。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朴实的语言,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田家生活的艰辛与喜悦,以及人们对自然和土地的深深敬畏。

作者介绍
林朝崧

林朝崧
朝代:清   字:俊堂   号:痴仙   籍贯:台湾彰化县雾峰乡   生辰:1875-1915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猜你喜欢

村居夜坐读王右丞山中与裴迪书爱其清婉有魏晋风味因集其语作诗一首亦老坡哨遍之义也

景气既和畅,故园殊可依。

远山映清月,曲水涵沦漪。

寒犬吠如豹,村舂闻自机。

因思曩昔友,携手同赋诗。

(0)

三月二十六日工部宿直

邃宇近霄汉,微风摇竹梢。

漏声通五夜,钟韵自三茅。

衣裌偏宜睡,杯单讵用庖。

夙兴那敢后,鸡唱已嘐嘐。

(0)

征夫

白骨茫茫散不收,朔风吹雪度瓜州。

残阳欲落未落处,照尽行人今古愁。

(0)

宋江三十六赞·其三十一没遮拦穆横

出没太行,茫无畔岸。虽没遮拦,难离火伴。

(0)

次韵和子仪闻蝉

落日挂树间,长我庭下阴。

园林动秋意,高蝉忽微吟。

清风转馀声,杳若下远岑。

微物感时节,铿鍧吐商金。

古乐久破碎,兹虫抱全音。

荒忽尚偃蹇,激起壮士心。

愿为秋蝉操,被之朱丝琴。

(0)

阻水泊舟竹山下

竹山虫鸟朋友语,讨论阴晴怕风雨。

丁宁相教防祸机,草动尘惊忽飞去。

提壶归去意甚真,柳暗花浓亦半春。

北风几日铜官县,欲过五松无主人。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