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梦诸侯笑,康囚议脱枷。
千根池底藕,一朵火中花。
曾梦诸侯笑,康囚议脱枷。
千根池底藕,一朵火中花。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陈陶的《续古二十九首》。它们分别描绘了两个不同的意象和情感状态。
"曾梦诸侯笑,康囚议脱枷。"
这里的“诸侯”指的是古代的封建领主,他们在梦中笑容满面,显示了一种权力与荣耀的场景。而“康囚”则是对历史上被囚禁而后获得释放的人物的隐喻,如孔子曾被困于陈蔡之间,却最终得以脱险。这里的“议脱枷”表达了从苦难中解脱出来的喜悦和希望。
"千根池底藕,一朵火中花。"
这两句则是对比鲜明的意象。“千根池底藕”描绘了一片静谧的水域景象,藕草在池底繁盛,给人以平和安宁的感觉。而“一朵火中花”则是一个强烈的对比,它不仅违背了常理(因为火焰通常会毁灭花朵),也显得十分珍贵和神奇。这可能象征着某种特殊的情感或精神状态,即在困境或危险之中依然保持着纯洁和美丽。
整体来说,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帘卷东风,花飞南陌,绿窗愁病恹恹。
宝奁尘满,慵整翠云鬟。
鸳枕多情伴我,与春色、岁岁无缘。
肠堪断,容光憔悴,蹙损远山尖。如年。
深夜雨,空阶滴处,偏搅孤眠。
任残英零落,风乱柔烟。
一霎香消红褪,春归去、愁煞啼鹃。
谁收管,庭除台砌,芳草碧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