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月又尽,未归还到春。
雪通庐岳梦,树匝草堂身。
泽雁和寒露,江槎带远薪。
何年自此去,旧国复为邻。
不觉月又尽,未归还到春。
雪通庐岳梦,树匝草堂身。
泽雁和寒露,江槎带远薪。
何年自此去,旧国复为邻。
这首诗是《旅怀》。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远方家乡思念之情的诗歌。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于故土的深切思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不觉月又尽,未归还到春。" 这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返乡无望的哀叹。月份的更替象征着时间在不断流失,而自己却仍未能回到温暖的家园。
"雪通庐岳梦,树匝草堂身。" 这两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勾勒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孤寂与苍凉。庐岳(今江西九江)是古代著名的道教胜地,而雪覆盖其上,则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树木环绕草堂,则让人联想到隐逸生活的宁静。
"泽雁和寒露,江槎带远薪。" 这两句进一步描写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荒凉与孤独。泽雁即野鸭,它们在湿地中和着寒冷的露水,这种景象给人的感觉是冷清而又寂寞。而江槎带远薪,则是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度过严冬的一种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温暖与归属的渴望。
"何年自此去,旧国复为邻。" 这最后两句,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和向往。他在询问自己何时能够离开目前这片土地,重返那个曾经属于自己的地方,那个充满了记忆的地方。这里的“旧国”不仅是指物理上的家乡,更是心灵的寄托。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抒情诗,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展现了一种深切的怀念之情。
遇灾蠲赈循常经,赈则有期蠲赋耳。
积逋原在不蠲例,加赈更惟待特旨。
新正江浙逋尽宽,入疆民瘼尤详揣。
虽无展转沟壑人,大半衣裳多蓝缕。
赈期视灾为短长,长者较可短奚恃。
命加一月普予粮,无论极次贫同视。
撙节庶可度青黄,尚在有司善经理。
誊黄谢惠亦何必,调幕怀惭正无已。
金川昔奏绩,实胜葺祗园。
事迹纪穹碣,营规缮列屯。
即今平厄鲁,更顺定花门。
允藉鹰扬勇,敢忘鸿佑恩。
造功庆维兆,嬉武戒犹存。
佛力恃奚可,人为勉应敦。
聊因观众技,便以识衷言。
怵惕外宁候,范文有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