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从军,妾从主。
梦魂犹痛刀箭瘢,况乃全躯饲豺虎。
拔刀誓天天为怒,眼中于菟小于鼠。
血号虎鬼冤魂语,精光夜贯新阡土。
可怜三世不复仇,泰山之妇何足数。
夫从军,妾从主。
梦魂犹痛刀箭瘢,况乃全躯饲豺虎。
拔刀誓天天为怒,眼中于菟小于鼠。
血号虎鬼冤魂语,精光夜贯新阡土。
可怜三世不复仇,泰山之妇何足数。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杀虎行》,以深沉悲壮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对丈夫从军遭遇的深切忧虑和对不共戴天之仇未能报的愤慨。诗中通过“夫从军,妾从主”的开篇,展现出战争的残酷与家庭的牵连。女子梦中仍能感受到丈夫身上的刀箭伤痕,形象地表达了她的痛苦和担忧。
“况乃全躯饲豺虎”进一步强化了敌人的凶残,将敌人比作虎豹,暗示丈夫身处险境。“拔刀誓天天为怒”则写出女子对丈夫的深深挂念和对不公的激愤,她希望上天能为丈夫复仇。“眼中于菟小于鼠”运用比喻,表达出女子对敌人的蔑视。
“血号虎鬼冤魂语,精光夜贯新阡土”描绘出战场上冤魂的哭诉和亡灵的愤怒,渲染出一种阴森而悲壮的气氛。最后,“可怜三世不复仇,泰山之妇何足数”表达了女子对于长久未能报仇雪恨的无奈和对那些无法反抗的弱者的同情,显示出强烈的悲剧色彩。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女子的视角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个人命运的无常,具有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