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方朔待诏金马门,举朝不识岁星臣。
时时弄酒戏万乘,赖有同怀郭舍人。
上书自衒匪碌碌,已道三冬文史足。
侏儒同索长安米,社日先分大官肉。
姑熟吴君天下奇,风神藻雅予之师。
昨来倾盖长千里,斗酒论心不复疑。
自怜肮脏滞江海,客中深感君相待。
铜盘烧烛夜未央,滑稽尚觉清狂在。
酒酣书此图,落笔歌呜呜。
欲烦青鸟使,飞寄丹阳湖。
君不见汉皇当日宴西王,双成起舞画罗裳。
何物寰中能久寿,十月金桃破鼻香。
君不见方朔待诏金马门,举朝不识岁星臣。
时时弄酒戏万乘,赖有同怀郭舍人。
上书自衒匪碌碌,已道三冬文史足。
侏儒同索长安米,社日先分大官肉。
姑熟吴君天下奇,风神藻雅予之师。
昨来倾盖长千里,斗酒论心不复疑。
自怜肮脏滞江海,客中深感君相待。
铜盘烧烛夜未央,滑稽尚觉清狂在。
酒酣书此图,落笔歌呜呜。
欲烦青鸟使,飞寄丹阳湖。
君不见汉皇当日宴西王,双成起舞画罗裳。
何物寰中能久寿,十月金桃破鼻香。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诗人朱曰藩对友人吴一泓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古代人物东方朔的想象性描绘。诗中通过对比古今,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时间的流逝。
首句“君不见方朔待诏金马门”,以东方朔的故事开篇,引出对友人的赞美。东方朔作为金马门的待诏,虽不被朝中众人所识,却以才华横溢、机智幽默著称。诗中借东方朔的形象,表达了对吴一泓才情的欣赏与敬佩。
接着,“举朝不识岁星臣”、“时时弄酒戏万乘”等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东方朔与郭舍人的交往,以及他不拘小节、敢于自我展示的个性。这不仅体现了东方朔的个性魅力,也暗示了吴一泓同样具有这样的特质。
“上书自衒匪碌碌”一句,赞扬了东方朔的自信与才华,同时也暗含了对吴一泓的肯定。接下来,“已道三冬文史足”、“侏儒同索长安米,社日先分大官肉”等句,通过对比,进一步凸显了东方朔的智慧与豁达,同时也表达了对吴一泓生活态度的赞赏。
“姑熟吴君天下奇,风神藻雅予之师”两句,直接点明了对吴一泓的钦佩之情。吴一泓不仅才华横溢,而且风度翩翩,是作者的老师与榜样。
“昨来倾盖长千里,斗酒论心不复疑”描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一次短暂的相聚,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令人感动。
“自怜肮脏滞江海,客中深感君相待”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处境的感慨,以及对吴一泓热情接待的感激。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诗歌更加贴近人心,增强了读者的共鸣。
“铜盘烧烛夜未央,滑稽尚觉清狂在”描绘了夜晚相聚的情景,通过“铜盘烧烛”的细节,营造了一种温馨而略带浪漫的氛围。同时,也体现了两人之间轻松愉快的交流氛围。
最后,“酒酣书此图,落笔歌呜呜”、“欲烦青鸟使,飞寄丹阳湖”表达了作者在酒醉之后,即兴创作并希望将这份情感传递给远方的朋友。这种对友情的珍视与表达,使得诗歌充满了温暖与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东方朔故事的引用与对吴一泓的赞美,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美好,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使得诗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