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月十四日梅花二首·其二》
《二月十四日梅花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树劲春犹瘦,花寒暮更明。

平生岂无句,此外不须清。

(0)
注释
树劲:形容树木坚韧有力。
春犹瘦:春天里的树木还显得瘦削。
花寒:花朵在寒冷中更加鲜明。
暮更明:傍晚时分花朵更显明亮。
平生:一生中。
岂无:难道没有。
句:佳句。
此外:除此之外。
不须:不再需要。
清:清淡的诗风。
翻译
春天里的树木依然显得瘦弱,傍晚时分花朵更显得寒冷而明亮。
我这一生难道没有写出过佳句,除此之外,我不再需要那种清淡的诗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名为《二月十四日梅花二首(其二)》。诗中通过对春天树木和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特有的情感和审美观念。

“树劲春犹瘦”,这句诗形象地表现了初春时节,树枝仍然显得单薄而有力,这是春季生长过程中的一个独特阶段。用“劲”来形容树木,不仅传达出它们的生命力,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细微变化的观察和感受。

“花寒暮更明”,这里的“花”指的是梅花,诗人通过“花寒”两个字,描绘出了梅花在严寒中仍然傲立的坚强与美丽。同时,“暮更明”表达了随着夜色渐深,梅花反而显得更加清晰和明亮,这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也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寄托。

“平生岂无句”,这句话传递出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文学创作充满自信。在他看来,他的一生中总有与众不同的诗句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此外不须清”,这句诗则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诗人似乎在说,除了这些珍贵的诗句之外,他对其他世俗的追求都不再有所渴望,表现了一种高洁脱俗的人生态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杨万里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素养,也透露出他内心的宁静与淡定,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美学情趣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武林旅夜即事

离江三十里,独坐忽闻潮。

夜半月初上,秋来木未彫。

鱼龙吹浪近,风雨入城遥。

壮士知何限,茫茫共此宵。

(0)

自号昆崙山樵戏题二绝·其一

拂衣罢试卧柴门,燕赵悲歌气尚存。

闻说昆崙压太白,今昆崙压旧昆崙。

(0)

野步

旅窗真闷极,晚斋望秋来。

溪水拖烟尾,山峦曝雨腮。

独行歌兴逸,一笑客愁开。

今夜中秋月,谁人送酒杯。

(0)

山外二里王氏白荷花池中心,忽开红荷一朵,入夏苦暑不出山时,往一观,因成八绝,以志其异·其七

清香轻碧晓风时,立岸行人解道奇。

千片白云霞一片,画诗曼妙待王维。

(0)

望王刀三洞

幽人栖隐处,白云望且重。

老樵浩歌来,指点王刀洞。

(0)

九日

百二关中重九日,三千里外一孤身。

登山临水归何处,对酒放歌愁杀人。

青天皛皛雁独去,黄菊丛丛花自新。

秦地秋风尤凛洌,难为客子泪沾巾。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