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花朝同刘同年判簿登苏山》
《花朝同刘同年判簿登苏山》全文
宋 / 萧立之   形式: 古风

攲眠困萧寺,晓视天宇晴。

细马金盘陀,路出东南城。

狞飙碾花作红埃,十里八里青松栽。

云埋塔影铃铎语,水落石洪风雨来。

仙君一去今几年,断碑苍藓留层巅。

鹤归华表作人语,石卧沉香生晚烟。

蚁穴蜂房三万户,山上清明山下雾。

可怜当日跨龙人,依旧思归入城去。

我愿山头拾桃颗,归种云根春娿娜。

从渠一实三千年,不向人间食烟火。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晨登山的生动画面,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历史之感。首句“攲眠困萧寺,晓视天宇晴”描绘了诗人从寺庙中醒来,初见晴朗天空的情景,透露出一种宁静与清新之感。接着,“细马金盘陀,路出东南城”则展现了诗人骑着精致的马匹,沿着蜿蜒的道路前往东南城的景象,充满了行旅的自由与探索的意味。

“狞飙碾花作红埃,十里八里青松栽”两句,通过狂风摧折花朵,使其化为红色尘埃,以及沿途十里八里的青松,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略带凄美的自然景观。接下来,“云埋塔影铃铎语,水落石洪风雨来”描绘了云雾遮蔽佛塔,铃声在空中回荡,以及雨水冲刷岩石,带来阵阵风雨的画面,进一步丰富了诗中的自然元素和动态感。

“仙君一去今几年,断碑苍藓留层巅”则将视角转向历史,暗示了山上的仙人已离去多年,仅留下断碑和苍苔作为见证,增添了诗作的历史厚重感。最后,“鹤归华表作人语,石卧沉香生晚烟”通过想象鹤在华表上仿佛在交谈,而石头在傍晚时分散发出沉香般的气息,赋予了自然界的生物以生命与情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蚁穴蜂房三万户,山上清明山下雾”描绘了山上的蚂蚁窝和蜜蜂巢如同城市般繁华,而山上下方则是雾气弥漫的景象,对比鲜明,富有想象力。最后,“可怜当日跨龙人,依旧思归入城去”表达了对古代英雄或仙人的怀念,以及对回归故土的渴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的情感。

“我愿山头拾桃颗,归种云根春娿娜。从渠一实三千年,不向人间食烟火。”则是诗人的愿望,希望能在山中找到桃树果实,种植在云根之下,享受长生不老的生活,远离世俗的烟火气,体现了对自然生活和超脱世俗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融合了对自然的赞美、对历史的追忆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萧立之
朝代: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京口时楚寇侵维扬

河淮羽骑召兵频,腊月花开暖似春。

斗雀倚风将坠地,长鲸吸海欲生尘。

烧红天半无飞鸟,云白山中有隐人。

回首南园旧城阙,断烟荒树更伤神。

(0)

江南

江南春水荻芽青,江北春风鱼上冰。

花发正催寒食节,雁归应过永昌陵。

骑奴玉辔闲调马,公子锦韝行臂鹰。

曾宿扬州建隆寺,五更吹角鼓腾腾。

(0)

答罗野乞米

山房岁晚冷如冰,欲访卢仝病未能。

莫怪邻僧无米送,无人送米与邻僧。

(0)

红梅

娇朱浅浅透烟光,瘦倚疏檐半出墙。

雅有风情胜桃李,巧含春思避冰霜。

融明醉脸笼轻晕,敛掩仙姿蹙嫩黄。

旦暮风英堕行袂,依微如著袖中香。

(0)

九月廿三夜酒后作明日越园南返矣

国计身谋未尽言,又倾残泪入离樽。

明朝送别归高士,一醉灯前似邴原。

(0)

颂古三十一首·其十三

草里伤人血溅流,等闲解著毒蛇头。

炎炎恶风冲天上,赫日光中结蜃楼。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