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承天寺偶成》
《游承天寺偶成》全文
宋 / 胡仲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人间热恼正匆匆,才入山门便不同。

云板声中僧出定,月台影里佛观空。

堂阴岑寂常如夜,殿角清凉不见风。

才得浮云閒半日,明朝马迹又西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óuchéngtiānǒuchéng
sòng / zhònggōng

rénjiānnǎozhèngcōngcōngcáishānmén便biàntóng

yúnbǎnshēngzhōngsēngchūdìngyuètáiyǐngguānkōng

tángyīncéncháng殿diànjiǎoqīngliángjiànfēng

cáiyúnxiánbànmíngcháoyòu西dōng

注释
人间:世间。
热恼:烦恼。
山门:寺庙的入口。
云板:寺庙敲击的木板用来召集僧众。
僧出定:僧人结束禅定。
月台:寺庙的露天平台。
观空:观察空性。
堂阴:大堂的阴暗。
常如夜:总是像夜晚一样寂静。
殿角:殿堂的角落。
不见风:感觉不到风。
浮云:比喻短暂的宁静。
閒半日:休息半天。
明朝:明天。
马迹:马蹄印。
西东:东西奔波。
翻译
人间的烦恼纷扰不断,刚进入山门就已感觉不同。
在云板声中,僧人从禅定中醒来,月光下佛像仿佛洞察一切。
大堂阴暗寂静,如同夜晚,殿角尽管清凉,却感觉不到风的存在。
好不容易享受了半日的宁静,明天又要随着马蹄声西东奔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承天寺时的独特体验。首联以"人间热恼正匆匆"开篇,将尘世的纷扰与寺庙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对红尘俗事的厌倦和对清修生活的向往。"才入山门便不同"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转变。

颔联通过"云板声中僧出定"和"月台影里佛观空",展现了僧侣们在禅定中的修行状态,以及寺庙环境的静谧和超脱。月台和佛像的意象,增添了神秘和深沉的气氛。

颈联"堂阴岑寂常如夜,殿角清凉不见风",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寺庙内部的幽深和寂静,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连风都变得微不可见。

尾联"才得浮云閒半日,明朝马迹又西东"表达了诗人对暂时解脱后的满足,但也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以闲适的笔调,传达了诗人对禅宗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生活的短暂逃离。

作者介绍

胡仲弓
朝代:宋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东林废院诗追和忠宪公韵·其一

凤拔龙蟠羡此翁,清飙会识父书中。

自惭不及门前柳,得侍先生列下风。

(0)

华山畿四首·其一

华山畿,事可悲,华山之女歌有辞。

侬昔见君君有思,君为侬死侬不知。

(0)

和抚公陈静斋同登慧山韵

无事肩舆日到山,倚栏偏爱上池泉。

雨馀林鸟声犹涩,春老溪花色尚妍。

簪绂喜同嘉燕地,风涛久谢乞归年。

纪游须仗名公笔,净扫苍苔石上镌。

(0)

咏碧山吟社八景·其一十老亭

木声凄洞户,竹色净榱题。

寂寞怀贤处,依依但赋诗。

(0)

招隐诗十九首.原注步钱季霖秋日作韵有刻节录七首·其三

蚁附蝇趋彼正哗,山深寂寂草篱斜。

巳经北阙肱三折,敢信南天手独叉。

京邑秋风歌黍稷,江州夜月泣琵琶。

几多芬艳今飘落,晚节犹存陶令家。

(0)

枯座书楼虞山吾晨夕几案间物也赋以志之

高贤遗迹在,名胜不吾悭。

亭旷疑吞海,城高复借山。

春妍微雨后,朝爽小楼间。

相对欲相语,摊书意日闲。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