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宣仁圣烈皇后挽辞五首·其四》
《宣仁圣烈皇后挽辞五首·其四》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六月因山葬,三年率土哀。

风云金殿暗,雾露石门开。

羽卫环神岳,衣冠返帝台。

悲凉九虞礼,不见大安回。

(0)
注释
因山葬:在山中举行葬礼。
率土哀:全国哀悼。
风云金殿:皇宫中的风云。
雾露石门:石门被雾露笼罩。
羽卫:羽林军,皇家卫队。
神岳:神圣的山峰。
衣冠:官员们的服饰,代指文武百官。
帝台:帝王的殿堂。
九虞礼:古代丧葬礼仪之一。
大安回:国家安宁的回归。
翻译
六月在山中举行葬礼,全国三年沉浸在哀悼之中。
皇宫中的风云变得阴沉,石门在雾气和露水中开启。
羽林军环绕着神圣的山峰,文武百官返回帝王的殿堂。
凄凉的九虞丧礼仪式进行,却未能等到国家安宁的回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为宣仁圣烈皇后所作的挽辞之一,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悼和对皇家丧仪的描绘。诗中以六月葬山的场景开篇,暗示了皇后去世的时间和环境,"三年率土哀"则展现了全国上下对皇后的广泛哀悼之情。

"风云金殿暗,雾露石门开"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烘托出皇宫的肃穆与哀伤,金殿被阴云笼罩,象征着皇后去世带来的沉痛气氛,而石门开启,揭示了后宫的寂寥与空旷。

"羽卫环神岳,衣冠返帝台"进一步描绘了皇后葬礼的庄重,羽卫守护在神圣的山陵,皇室成员和文武百官身着丧服返回帝宫,场面宏大而悲凉。

最后两句"悲凉九虞礼,不见大安回"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皇后无法再回归人世的深深悲痛,以及对未来的怀念和无尽的哀思。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分体现了对逝者的敬仰和哀悼之情。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丁祭斋宿

龙舟山下敞三雍,圣代师儒祀典崇。

地傍宫墙瞻肃穆,气连城阙郁青葱。

箫韶奏格瑶坛外,环佩群趋翠幄中。

向晓礼成斋禁罢,卿云犹自绕厢东。

(0)

寄题吴尔潜侍御西郊别业

豸绣名高侍从班,西畴仍许暂投閒。

泉分丹井通沧海,桂发贲禺亦小山。

长日渔舟寻洞口,有时牛角扣松间。

不知猿鹤缘何浅,闻道君子欲赐环。

(0)

王明府生日

郎星初耀粤江涯,令尹关前紫气赊。

赋就春深岐海锦,望来标建赤城霞。

白云近荐安期枣,丹灶长邻葛令砂。

未遣双凫天上去,暂从冰署醉莲花。

(0)

赋得山意冲寒欲放梅

久向严寒忆旧芳,空林摇落几经霜。

枝疑斗雪将春早,山为迎阳著意忙。

结实未论调国鼎,含情先遣报东皇。

上林次第阳春色,白雪谁应儗和章。

(0)

送顾宗伯馆师得请归省四首·其四

玉署清深隔俗尘,几回授简得相亲。

千秋忝窃登龙客,短步空惭附骥人。

秘阁藜光怜乍冷,北堂萱树羡长春。

悬知爱日欢无限,曳履还看捧日新。

(0)

寄怀方生伯情

少年白皙胜王昌,文藻风流更擅场。

一自词坛逢少侠,愈令吾党有辉光。

论交尚忆清秋月,握别俄惊白雁霜。

赋就不堪摇落思,故人曾否念倡狂。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