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戊辰元日作·其一》
《戊辰元日作·其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忆昔先皇帝,元年此戊辰。

久无王正月,徒有汉遗臣。

草野私哀痛,渔樵愧隐沦。

千秋殉宗社,血泪更何人。

(0)
鉴赏

这首诗《戊辰元日作(其一)》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表达了对先帝的追思与哀悼之情。诗中通过“忆昔”二字开篇,引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点明了时间背景为先帝在位的第一年,即戊辰年。接着,“元年此戊辰。久无王正月,徒有汉遗臣。”两句,既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暗含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感慨,暗示了王朝更迭的无奈与空洞。

“草野私哀痛,渔樵愧隐沦。”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表达,将哀痛的情绪从庙堂之高下移到民间的草野和渔樵之间,展现了底层百姓对于时局变迁的深切哀痛与自我反省,同时也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愧疚感,或许是对自身无法参与国家大事的遗憾。

最后,“千秋殉宗社,血泪更何人。”一句,将主题升华至历史长河中的牺牲与奉献,表达了对那些为了宗社(国家)而献身的英灵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深沉的问题:在这样的牺牲背后,还有多少人能够感受到这份悲壮与荣耀?这句话不仅触及了历史的深度,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性、牺牲与记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历史反思,展现了屈大均作为一位关注时代变迁、心系家国命运的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军中杂歌八首·其六

北面行台号令新,绣旗豹尾渡河津。

檄书才下降书至,不用儿郎打女真。

(0)

送李义夫出游二首·其二

三千丈发从渠脱,九十日春须我游。

出却草堂三五里,囊中无得一钱留。

(0)

和吴冲卿省副见赠

非有非无是祖乡,都来相去一毫芒。

人人可到我未到,物物不妨谁与妨。

失即肝脾为楚越,得之藜藿是膏粱。

一言千古难知处,妙用仍须看吕梁。

(0)

鹊桥仙·其四送粉卿行

轿儿排了,担儿装了,杜宇一声催起。从今一步一回头,怎睚得、一千余里。

旧时行处,旧时歌处,空有燕泥香坠。莫嫌白发不思量,也须有、思量去里。

(0)

临江仙·其八壬戌岁生日书怀

六十三年无限事,从头悔恨难追。

已知六十二年非。只应今日是,后日又寻思。

少是多非惟有酒,何须过后方知。

从今休似去年时。病中留客饮,醉里和人诗。

(0)

奉同子瞻荔支叹

蜀中荔支止嘉州,馀波及眉半有不。

稻糠宿火却霜霰,结子仅与黄金侔。

近闻闽尹传种法,移种成都出巴峡。

名园竞撷绛纱苞,蜜渍琼肤甘且滑。

北游京洛堕红尘,箬笼白晒称最珍。

思归不复为莼菜,欲及炎风朝露匀。

平居著鞭苦不早,东坡南窜岭南道。

海边百物非平生,独数山前荔支好。

荔支色味巧留人,不管年来白发新。

得归便拟寻乡路,枣栗园林不须顾。

青枝丹实须十株,丁宁附书老农圃。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