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堂灯火夜深时,试颂椒花更举卮。
阳气渐回知岁改,寒阴不散为春迟。
尚生婚嫁犹婴念,平子愁吟未遣思。
借问长安芳草色,游人何事忘归期。
雨堂灯火夜深时,试颂椒花更举卮。
阳气渐回知岁改,寒阴不散为春迟。
尚生婚嫁犹婴念,平子愁吟未遣思。
借问长安芳草色,游人何事忘归期。
此诗《庚申除夕寄儿㮊》由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描绘了除夕之夜诗人对远方儿子的深切思念与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首联“雨堂灯火夜深时,试颂椒花更举卮”,描绘了除夕之夜,诗人独自在雨中的厅堂中,灯火通明,手持椒花,饮酒自慰的情景。这里运用了“椒花”这一传统意象,象征着辞旧迎新,寄托了诗人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颔联“阳气渐回知岁改,寒阴不散为春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知。随着阳气的逐渐回升,他知道新的一年已经到来,但寒冷的阴气仍未消散,似乎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还需等待。这句诗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时间概念相联系,寓含了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颈联“尚生婚嫁犹婴念,平子愁吟未遣思”,则转入对家庭事务的忧虑。尽管新年已至,但诗人仍然挂念着家中的婚嫁之事,以及未能解决的其他家庭琐事,心中充满了愁绪。这里通过“平子愁吟”这一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忧思。
尾联“借问长安芳草色,游人何事忘归期”,以长安的芳草之色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游子的牵挂与期盼。他借问远方的游子是否忘记了回家的日期,流露出对儿子的深深思念和对团聚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除夕之夜的场景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家庭、对时间、对未来的深刻思考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