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冒巢民先生遗像为鹤亭题·其二》
《冒巢民先生遗像为鹤亭题·其二》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隐同禅室酹生辰,年谱新成海未尘。

今日耳孙抱遗像,厌兵还恋旧京春。

(0)
鉴赏

这首诗是陈宝琛在清末近现代初所作,以“冒巢民先生遗像为鹤亭题”为题,表达了对冒巢民先生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冒巢民先生的禅室生活场景,以及对先生年谱的感慨,展现了对先生生平的追忆和对其精神的传承。

首句“隐同禅室酹生辰”,描绘了冒巢民先生在禅室中度过生日的情景,隐居于禅室之中,以酒祭奠自己的生辰,体现了先生的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次句“年谱新成海未尘”,表达了对先生年谱完成的喜悦与感慨。年谱是记录一个人一生事迹的书籍,对于冒巢民先生而言,新成的年谱如同海洋般广阔,承载着他对历史、文化、学术的贡献,同时也象征着他的精神遗产将如海一般深远,不会随时间而消逝。

后两句“今日耳孙抱遗像,厌兵还恋旧京春”,则从更深层次上表达了对冒巢民先生的怀念。这里“耳孙”指的是后代子孙,他们抱着冒巢民先生的遗像,既是对先人的缅怀,也是对先生精神的传承。同时,“厌兵还恋旧京春”一句,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不仅是对冒巢民先生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社会普遍价值观的体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冒巢民先生生活细节的描绘,以及对先生精神遗产的颂扬,展现了对先生的深切怀念与敬仰,同时也传递出对和平、文化的珍视与追求。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除夜感怀·其一

一宵迎送问如何,竹报平安独寤歌。

半世浮名疑画虎,全生拙计学藏螺。

诗因慵懒无心祭,鬼避清狂不待傩。

往事华胥空记省,五更庭燎动鸣珂。

(0)

大小龙潭

岩形既以纡,泉势因之折。

直下千尺峰,洄漩注空穴。

白练化为环,古钵盛秋雪。

云过偶然堕,长与高空绝。

冷光扑须眉,照影终不澈。

蜿蜒谁所蓄,藕孔新丝结。

龙去潭水寒,龙来潭水热。

去来恒随风,扫此潭上叶。

(0)

桃叶渡

风里夷犹只水涯,沙棠上指见城陴。

秦淮古渡仍桃叶,吴苑新词尽柳枝。

红袖儿家相对出,黄衫客子独来迟。

亦知妩媚销魂处,欲似巫阳入梦思。

(0)

严子陵

真人兴白水,处士只青林。

俗腹何堪足,閒竿太有心。

天劳垂象苦,公悔结交深。

懒续商山绩,椒宫久嬖阴。

(0)

夏过能仁寺秀云禅房

精舍石桥东,停舟访远公。

诸天初见月,大地旋生风。

火乞红莲里,香闻绿桂中。

更怜功德水,能洗俗尘空。

(0)

宁海寺

踏遍青山不问名,鱼天沙岸雨初晴。

停桡月向松间落,借榻云从海面生。

诗到上方俱入悟,客逢高衲更多情。

独予伏枕春风后,薜荔空裁野服成。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