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兴白水,处士只青林。
俗腹何堪足,閒竿太有心。
天劳垂象苦,公悔结交深。
懒续商山绩,椒宫久嬖阴。
真人兴白水,处士只青林。
俗腹何堪足,閒竿太有心。
天劳垂象苦,公悔结交深。
懒续商山绩,椒宫久嬖阴。
这首诗描绘了严子陵的形象与心境,通过对比世俗与隐逸的生活态度,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高尚情操。
首句“真人兴白水”,以“真人”喻指严子陵,用“兴白水”象征其道德品质如同清澈的流水,纯净而高洁。接着“处士只青林”一句,进一步强调严子陵选择隐居山林,远离尘嚣,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俗腹何堪足,閒竿太有心”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前句讽刺世俗之人追求物质满足,后句赞美严子陵虽身处闲竿(可能指竹竿或某种象征隐居生活的物品),却心无旁骛,保持内心的纯净与专注。
“天劳垂象苦,公悔结交深”则表达了对严子陵坚守自我、不为外界所动的敬佩之情。这里的“天劳”可能暗指外界的压力,“垂象苦”形容严子陵面对压力时的坚持,“公悔”则可能是对那些因外界诱惑而改变初心的人的惋惜。
最后,“懒续商山绩,椒宫久嬖阴”两句,以商山四皓和椒宫(可能指皇宫)为背景,进一步凸显严子陵与世俗的对立,他不愿继续商山四皓那样的仕途生涯,而是选择了长久地隐居于山林之中,享受自然之乐,远离权力的阴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严子陵生活状态的描绘,以及与世俗的对比,赞扬了其高尚的品格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尘外情怀得自由,便推琴鹤上归舟。
露寒月白关心夜,山瘦江清满意秋。
却背京城无眷恋,去寻古迹有迟留。
奚奴莫厌诗囊满,重纪山川烂漫游。
兴来蹑履便追随,共约乘风汗漫期。
述作正须陶令手,利名不上紫芝眉。
名高似斗谁能挹,量大如渊不可窥。
老去故交今绝少,高情倾盖乐新知。
天上琼花次第垂,且教微霰向尘飞。
玉糅重见娇飞燕,鹤舞初疑老令威。
农事预知三径乐,钓舟遥忆五湖归。
梦回陡觉衾裯薄,应是迷空一尺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