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挂涧下饮,松出岩旁努。
千盘造最高,豁然堪望楚。
诗人游九秋,徒步谢舆马。
大江濯胸怀,清涌兰波浒。
镕得五言城,其气盛於虎。
柳韦乃见今,陶谢不独古。
驿致喜清逸,和韵乘兴鼓。
寄询云霞间,可曾遘西姥。
泉挂涧下饮,松出岩旁努。
千盘造最高,豁然堪望楚。
诗人游九秋,徒步谢舆马。
大江濯胸怀,清涌兰波浒。
镕得五言城,其气盛於虎。
柳韦乃见今,陶谢不独古。
驿致喜清逸,和韵乘兴鼓。
寄询云霞间,可曾遘西姥。
这首诗描绘了登山者在摄山最高峰的壮丽景色与心境体验。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泉水从山涧悬挂而下的清冽,松树从岩石旁挺拔而出的坚韧。通过“千盘”这一形象,巧妙地描绘了攀登过程的曲折与艰辛,最终达到峰顶时的豁然开朗,视野辽阔,仿佛能望见楚地的景象。
诗中还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与志趣,提到他独自徒步,远离车马喧嚣,选择在秋天这样一个清静的季节,深入自然,洗涤心灵。大江的水仿佛洗尽了他的胸怀,清波如同兰草般纯净。诗人将这种感受凝练为“五言城”的气魄,比喻其文风之雄浑,气势如猛虎。
诗中还提到了柳韦、陶渊明、谢灵运等古代文人,表达了对这些先贤的敬仰之情,并以“驿致喜清逸,和韵乘兴鼓”来表达自己与古人精神上的共鸣与传承。最后,诗人向云霞间的仙人发问,是否曾经遇到过西王母这样的神话人物,既体现了对神秘自然的向往,也暗含了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美,更蕴含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历史、文化的独特感悟与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