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毫意未遂,拂衣临清湍。
茅亭倚高木,六月天风寒。
白鹅勿复笼,暇日时来看。
濡毫意未遂,拂衣临清湍。
茅亭倚高木,六月天风寒。
白鹅勿复笼,暇日时来看。
这首明代诗人梁兰的《题画四首(其二)羲之好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拿起毛笔,却似乎未能尽兴,于是决定放下,前往清澈的溪流边。他站在一座茅亭下,周围是高大的树木,尽管是六月盛夏,但亭子带来的清凉仿佛让天风也带上了几分寒意。他嘱咐不要将白鹅囚禁,希望在闲暇时能随时前来观赏它们自由自在的样子。整首诗通过写景和叙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赫赫声名三十春,高情人独出埃尘。
病辞省闼归闲地,恩许宫曹作上宾。
诗里难同相得伴,酒边多见自由身。
老人也拟休官去,便是君家池上人。
静曲闲房病客居,蝉声满树槿花疏。
故人祗在蓝田县,强半年来未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