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赐都督佥事杨文广征南》
《赐都督佥事杨文广征南》全文
明 / 朱元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悬秋水吕虔刀。

雷鸣甲冑乾坤静,风动旌旗日月高。

世上麒麟真有种,穴中蝼蚁竟何逃。

大标铜柱归来日,庭院春深听伯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都督佥事杨文广南征北战英勇事迹的赞颂。首句“大将南征胆气豪”,直接点出杨文广作为南征大将的英勇与豪迈。接着,“腰悬秋水吕虔刀”一句,以“秋水”形容刀光如秋水般清澈明亮,同时暗喻杨文广所持之刀为名将吕虔所佩,进一步强调其武艺高强。

“雷鸣甲冑乾坤静,风动旌旗日月高”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衬托战场的肃穆与壮丽。雷声轰鸣,甲胄碰撞的声音却在天地间显得格外宁静;风吹动着旗帜,日月似乎也因这场景而显得更加高远,形象地展现了战场的宏大与英雄的气概。

“世上麒麟真有种,穴中蝼蚁竟何逃”则通过对比,赞美杨文广如同传说中的神兽麒麟一般,拥有非凡的力量和威严,而那些像蝼蚁般的小人,在他的面前无所遁形,无法逃脱正义的审判。这一对比,既凸显了杨文广的高尚品质,也讽刺了那些卑微者的渺小。

最后,“大标铜柱归来日,庭院春深听伯劳”预示了杨文广南征归来后的和平景象。归来之日,春意盎然,庭院中传来伯劳鸟的啼鸣,象征着战争的结束和和平的到来。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和谐,是对杨文广功成身退、国家安定的美好祝愿。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杨文广南征事迹的描绘,不仅赞扬了他的英勇与智慧,也寄托了对国家统一与和平的深深期盼。

作者介绍
朱元璋

朱元璋
朝代:明   字:国瑞原名重八   生辰:1328年—1398年6月24日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 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 ,废除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 ;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减免税负,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大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 ;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
猜你喜欢

海藏楼杂诗·其二十

抱冰堂中饭,馀位犹在腹。

别时恐遂绝,所欠唯一哭。

弃官如弃世,用意固已毒。

知公疾我去,积愤亦殊酷。

偶然见其诗,失叹不自觉。

却求爪雪卷,感念定何触。

功名果灭性,并世迷九曲。

子期既云亡,高山欲谁属。

(0)

林社

苍天不可赎,此老亦已葬。

区区身后名,未足塞众望。

杭人悲太守,作社寄湖上。

千秋姓林者,山水擅佳藏。

平生不随波,意气一何壮。

于何见颜色,隔岸耸秋嶂。

文章易朽耳,在口即行状。

为我问孤山,年来谁绝唱?

(0)

暮寒

宫中二圣自称欢,沧海归人感暮寒。

旅力既愆时竟失,风波垂定事犹难。

是非坐共微言绝,恢复终凭老眼看。

料得泪痕潸渍笔,卅年密记在《金銮》。

(0)

趋府

朝官酸黠饰文儒,外官猾鄙矜走趋。

营营逐逐各自喜,风气所域无贤愚。

江南今日信仕国,脚靴手板尤睢盱。

嵯峨高牙坐开府,辕门千金阗肩舆。

晓风霍霍日照旆,排头竞进纷冠裾。

分庭塞坐交耳语,飞钳巧谍咸有图。

少年票姚逞眉睫,羸老答飒拈髭须。

大臣欠伸日加午,倏忽溃散随仆奴。

汹汹一鬨竟何取,宁有智虑裨吁谟。

造物著吾百僚底,饱看颇得言其粗。

尔曹亦自关世运,吾属为虏深可吁。

(0)

辛丑除夕

雨雪徂年日,乾坤厌乱馀。

战争吴会阻,消息朔风虚。

虎眩投眢井,燐冤集故墟。

事机恒倚伏,天意竟何如。

(0)

雨窗宴坐与表兄论作诗写字之法各一首·其一

南窗薄暮雨如丝,茗碗熏炉共论诗。

天趣悠悠人意表,忘言相对坐多时。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