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泽国秋,野水连天净。
日落渚沙明,霜老菰蒲冷。
欲下复徘徊,顾侣声相应。
带月渡银塘,照见双栖影。
江南泽国秋,野水连天净。
日落渚沙明,霜老菰蒲冷。
欲下复徘徊,顾侣声相应。
带月渡银塘,照见双栖影。
此诗描绘了一幅江南秋日的宁静画卷。首句“江南泽国秋”点明地点与季节,泽国即湿地,秋意渐浓,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静谧之美。接着“野水连天净”,以“净”字形容水色清澈,仿佛与天空相接,营造出开阔而纯净的视觉效果。
“日落渚沙明”一句,通过“日落”与“渚沙明”的对比,展现了夕阳余晖洒在水边沙洲上,使得原本暗淡的沙洲变得明亮起来的景象,细腻地捕捉了光线变化带来的美感。而“霜老菰蒲冷”则通过“霜”和“冷”字,暗示了季节的更迭,以及自然环境的寒冷,为画面增添了几分萧瑟之感。
“欲下复徘徊,顾侣声相应。”这两句描绘了水鸟在这样的环境中活动的情景。它们似乎在犹豫是否要降落,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停留,同时发出相互应和的声音,展现出自然界中和谐共生的一面。这种生动的细节描写,使整个画面更加鲜活,充满了生命力。
最后,“带月渡银塘,照见双栖影。”诗人巧妙地将时间推进至夜晚,月亮映照下的银色池塘,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整个场景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而“双栖影”则象征着和谐与美满,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江南秋日图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少壮不自料,慷慨志四方。
谢病还故山,始觉白日长。
命薄类蝉翼,功名安可望。
狐狸不足问,力不当豺狼。
惟有卧钓船,仰看白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