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役赴关陇,驰车经洛阳。
群公蓊云集,节钺何辉煌。
炎精启初辉,云定神鼎方。
顾瞻瀍涧濒,山川蔚苍苍。
脱挽弃道左,蹑履整敝裳。
叩军陈便宜,炯目如曙光。
析此利害端,吐论何轩昂。
咸秦古天府,百二诚帝疆。
丈夫镜时机,识此理乱章。
一语弃贫贱,笑谈绾银黄。
此儒竟何为,空守蓬蓼场。
戍役赴关陇,驰车经洛阳。
群公蓊云集,节钺何辉煌。
炎精启初辉,云定神鼎方。
顾瞻瀍涧濒,山川蔚苍苍。
脱挽弃道左,蹑履整敝裳。
叩军陈便宜,炯目如曙光。
析此利害端,吐论何轩昂。
咸秦古天府,百二诚帝疆。
丈夫镜时机,识此理乱章。
一语弃贫贱,笑谈绾银黄。
此儒竟何为,空守蓬蓼场。
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咏史(其六)》描绘了一位戍役者途经洛阳时的所见所感。诗中,他以个人经历为背景,通过描述自己参与军事行动,目睹朝廷重臣云集和节钺(象征权力)的辉煌景象,展现出当时社会的庄重与威严。
"炎精启初辉,云定神鼎方",运用象征手法,暗示着国家的新生力量正在崛起,如同太阳初升,政权稳固。诗人观察到瀍涧边的山川壮丽,表达对自然景色的敬畏,同时也寓意着国家的广阔疆域。
在路途中,他放下行囊,整理衣装,显示出严肃认真的态度。在军队中,他提出自己的见解,目光炯炯,显示出智慧与决断。他认为秦国乃古来富饶之地,地理位置险要,是守护帝业的重要屏障。
诗人感慨,一个有识之士应当洞察时局,分辨治乱之道,即使面临贫贱,也能一笑置之,凭借言辞改变命运。然而,他自问作为一个儒生,为何只能空守草野,未能施展抱负,流露出一种怀才不遇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人才命运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和对自己角色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