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雨凄微叶未斑,小亭非但揖西山。
船行半出青蒲末,塔立参排杂树间。
了事儿痴妨剧醉,澹阴天气合清閒。
幽居不与红尘隔,退食何能一往还。
晚雨凄微叶未斑,小亭非但揖西山。
船行半出青蒲末,塔立参排杂树间。
了事儿痴妨剧醉,澹阴天气合清閒。
幽居不与红尘隔,退食何能一往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田园风光图景,诗人在一个幽雅的小亭中眺望远方,心境闲适而又带有一丝淡淡的忧愁。
“晚雨凄微叶未斑”一句,以轻柔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场秋末冬初的细雨,树叶上还没有积水,这种湿润却不至于滴落的状态,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情怀。紧接着“小亭非但揖西山”则表明诗人所处的小亭并不仅仅是朝着西山方向,而是有一种超然物外、心灵上的触摸和融合。
“船行半出青蒲末,塔立参排杂树间”两句,通过对船只行进和塔影在树林中的描写,传递了一种生动的画面感。诗人可能是在水边的小径上漫步,看到远处的船渐渐消失在青蒲丛中,而附近则有古老的塔庙隐藏于参差不齐的树木之间,这些景象都映照出诗人的心境和他对周围环境的感受。
“了事儿痴妨剧醉,澹阴天气合清閒”两句,表达了一种既解脱又沉醉于自然之美的心情。诗人似乎完成了一些事情,但这种成就并没有带来明显的喜悦或激动,反而是有些迷离和陶醉,仿佛在淡淡的阴霾中找到了某种精神上的清净与宁静。
“幽居不与红尘隔,退食何能一往还”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尽管身处幽深之地,但并未完全隔绝世俗(红尘),而是保持着一种精神上的沟通和交流。而“退食”则可能指的是诗人在某种时刻对过去的选择或行为有所反思,觉得难以回到从前,即使想要放下也已不可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心境,以及他在宁静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
艇子小且兀,缘湖荡白芷。
萦纡泊一埼,宛到孤园寺。
萝岛凝清阴,松门湛虚翠。
寒泉飞碧螭,古木斗苍兕。
钟梵在水魄,楼台入云肆。岩边足鸣?,树杪多飞鸓。
香莎满院落,风汎金靃靡。
静鹤啄柏蠹,闲猱弄榅䗁。
小殿熏陆香,古经贝多纸。
老僧方瞑坐,见客还强起。
指兹正险绝,何以来到此。
先言洞壑数,次话真如理。
磬韵醒闲心,茶香凝皓齿。
巾之劫贝布,馔以栴檀饵。
数刻得清净,终身欲依止。
可怜陶侍读,身列丹台位。
雅号曰胜力,亦闻师佛氏。
今日到孤园,何妨称弟子。
进入閤前拜,退就廊下餐。
归来昭国里,人卧马歇鞍。
却睡至日午,起坐心浩然。
况当好时节,雨后清和天。
柿树绿阴合,王家庭院宽。
瓶中鄠县酒,墙上终南山。
独眠仍独坐,开襟当风前。
禅师与诗客,次第来相看。
要语连夜语,须眠终日眠。
除非奉朝谒,此外无别牵。
年长身且健,官贫心甚安。
幸无急病痛,不至苦饥寒。
自此聊以适,外缘不能干。
唯应静者信,难为动者言。
台中元侍御,早晚作郎官。
未作郎官际,无人相伴闲。
人有梦仙者,梦身升上清。
坐乘一白鹤,前引双红旌。
羽衣忽飘飘,玉鸾俄铮铮。
半空直下视,人世尘冥冥。
渐失乡国处,才分山水形。
东海一片白,列岳五点青。
须臾群仙来,相引朝玉京。
安期羡门辈,列侍如公卿。
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致诚。
帝言汝仙才,努力勿自轻。
却后十五年,期汝不死庭。
再拜受斯言,既寤喜且惊。
秘之不敢泄,誓志居岩扃。
恩爱舍骨肉,饮食断膻腥。
朝餐云母散,夜吸沆瀣精。
空山三十载,日望辎軿迎。
前期过已久,鸾鹤无来声。
齿发日衰白,耳目减聪明。
一朝同物化,身与粪壤并。
神仙信有之,俗力非可营。
苟无金骨相,不列丹台名。
徒传辟谷法,虚受烧丹经。
只自取勤苦,百年终不成。
悲哉梦仙人,一梦误一生。
《梦仙》【唐·白居易】人有梦仙者,梦身升上清。坐乘一白鹤,前引双红旌。羽衣忽飘飘,玉鸾俄铮铮。半空直下视,人世尘冥冥。渐失乡国处,才分山水形。东海一片白,列岳五点青。须臾群仙来,相引朝玉京。安期羡门辈,列侍如公卿。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致诚。帝言汝仙才,努力勿自轻。却后十五年,期汝不死庭。再拜受斯言,既寤喜且惊。秘之不敢泄,誓志居岩扃。恩爱舍骨肉,饮食断膻腥。朝餐云母散,夜吸沆瀣精。空山三十载,日望辎軿迎。前期过已久,鸾鹤无来声。齿发日衰白,耳目减聪明。一朝同物化,身与粪壤并。神仙信有之,俗力非可营。苟无金骨相,不列丹台名。徒传辟谷法,虚受烧丹经。只自取勤苦,百年终不成。悲哉梦仙人,一梦误一生。
https://shici.929r.com/shici/pe2a1gmwB.html
王门岂无酒,侯门岂无肉。
主人贵且骄,待客礼不足。
望尘而拜者,朝夕走碌碌。
王生独拂衣,遐举如云鹄。
宁归白云外,饮水卧空谷。
不能随众人,敛手低眉目。
扣门与我别,酤酒留君宿。
好去采薇人,终南山正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