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塞垣春》
《塞垣春》全文
清 / 陆求可   形式: 词  词牌: 塞垣春

霜肃秋天迥。看紫塞、西风劲。

关门榆老,城头柳断,孤鸿留影。

渐满川、组练申军令。清苦日、胡笳称。

马萧萧、鸣未了,莲花幕底难听。

回首望江南,全然是、暮云遮定。

时向镜中看,都无青鬓剩。

穷塞主、枕头欹着,沉吟数、戍柝寒更永。

试语悲秋客,征夫愁更盛。

(0)
鉴赏

这首《塞垣春》描绘了边塞的壮丽与凄凉,充满了浓郁的边塞风情和深沉的情感。

首先,“霜肃秋天迥”,开篇即以“霜肃”点明季节,渲染出边塞秋季特有的肃杀氛围。“迥”字则强调了这种氛围的深远与辽阔。接着,“看紫塞、西风劲”,紫塞指的是边塞,西风强劲,既描绘了边塞的自然环境,也暗示了边防的严峻。

“关门榆老,城头柳断,孤鸿留影。”这三句通过“榆老”、“柳断”、“孤鸿”的形象,展现了边塞的荒凉与寂寞,孤鸿的影子更是增添了孤独感。接下来,“渐满川、组练申军令”,描述了边防军队的严整与纪律,军令如山,体现了边防的紧张局势。

“清苦日、胡笳称。”胡笳是边塞特有的乐器,其声音清苦,象征着边塞生活的艰辛与战争的残酷。马的“萧萧”声,虽未完,却已传达出边塞的动荡不安。而“莲花幕底难听”,莲花幕底,本应是宁静之所,但在边塞,即使在这样的地方,也无法听到马蹄声的宁静,反衬出边塞的喧嚣与不宁。

“回首望江南,全然是、暮云遮定。”江南代表的是温暖与和平,与边塞的寒冷与战乱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而“时向镜中看,都无青鬓剩。”则是对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反映了边塞生活对人的摧残。

最后,“穷塞主、枕头欹着,沉吟数、戍柝寒更永。”穷塞主,指边塞的守卫者,他们枕着枕头,静静地思考,听着寒夜中的戍柝声,时间仿佛凝固。而“试语悲秋客,征夫愁更盛。”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边塞士兵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恐惧,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边塞的独特风貌和士兵们的复杂心境,既有壮丽的边塞风光,又有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陆求可

陆求可
朝代:清

(1617—1679)明末清初江南淮安人,字咸一,号密庵。顺治十二年进士。授裕州知州,入为刑部员外郎,升福建提学佥事。在裕州时,减轻百姓负担。在刑部,慎辨案情,以免冤滥。
猜你喜欢

踏青游

竹外溪边,一枝破寒冲腊。莹素肌、玉雕冰刻。

赋闲标,足馀韵,岂同常格。

最风流,生来处处尽好,别得造化工力。

疏影幽香,意思迥然殊绝。算不枉、诗人分别。

冻云深,凉月皎,愈增清冽。

大潇洒,尤得静中雅趣,不许莺栖燕歇。

(0)

锦绣谷亭

神仙楼观倚空攲,飞上金鳌背上骑。

万里江山成独立,一天云雨欲低垂。

人间安得如斯地,事外方知有此奇。

唤取谪仙来共话,从教习日醉题诗。

(0)

题马氏避暑宫开福寺莲湖

金仙楼观郁嵯峨,昔日曾容万绮罗。

不见园林蒙锦绣,空教钟鼓唤笙歌。

印花宝甃封苍藓,倚槛晴山拥翠螺。

凉夜尚疑旌盖在,三千宫女袜凌波。

(0)

游香社寺

山水兴方逸,尘埃缚暂宽。

菜肠甘久素,酒颊助微丹。

江阔烟光薄,霜滋叶晕残。

不妨走幽寺,或可叩禅端。

(0)

再用前韵·其二

我是忘机士,初非学二疏。

瓮醅常得醉,瓶粟任无馀。

天下众生病,山中四壁虚。

昔年刍豢口,今日伴钟鱼。

(0)

再用同叔韵

风定舟行力不难,一钩新月照溪湾。

断烟横抹岸头树,落日斜攲江上山。

鱼鸟久知思旧侣,桑榆归去亦惭颜。

儿童见我应相怪,两鬓如何雪样斑。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