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鹧鸪天·其九再赋牡丹》
《鹧鸪天·其九再赋牡丹》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鹧鸪天

去岁君家把酒杯。雪中曾见牡丹开。

而今纨扇薰风里,又见疏枝月下梅。

欢几许,醉方回。明朝归路有人催。

低声待向他家道,带得歌声满耳来。

(0)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鹧鸪天·其九》。它以牡丹为线索,通过回忆去年雪中的牡丹盛开和今年夏夜月下梅花的对比,表达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情感。首句“去岁君家把酒杯”回忆了去年与友人共饮赏花的情景,接着“雪中曾见牡丹开”描绘了当时的热闹与惊艳。然而,现在“而今纨扇薰风里”,诗人身处夏季,只有“疏枝月下梅”的冷清景象,暗示了人事变迁。

“欢几许,醉方回”写出了诗人借酒浇愁的欢乐与醉意,但“明朝归路有人催”又透露出离别在即的紧迫感。最后两句“低声待向他家道,带得歌声满耳来”,诗人想象着向友人家告别时,希望能带走一些美好的歌声,以慰藉自己即将离去的心。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牡丹为纽带,串联起过去与现在的回忆,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简洁,情感深沉。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清平乐七首·其五

雁红蝉碧,凉雨生秋夕。

画里云山天咫尺,都是倦游踪迹。

少年银烛歌楼,如今襆被孤舟。

皱得一痕烟墨,不知多少离愁。

(0)

广琴操十首·其五拘幽操

羑之阴兮,罘罘。羑之室兮,幽幽。

嗟室之人兮,为死为囚。匪维伊愆兮,实我之邮。

日月有明兮,容光勿留。

(0)

思开平下毗陵

忆昔雄师罢战灰,开平犹有教军台。

自从南向北征去,直到如今永不来。

思起相从不惮役,想来奋战愈增哀。

有时梦里还相见,抱鼓声中旗甲开。

(0)

陶渊明赞

晋室之遗,荆州之裔。耻事义熙,宁死栗里。

公田之秫,三径之资。安能郁郁,久居于兹。

何物小儿,应束带见。彼五斗粟,谓我眷恋。

秋风吹衣,秋霜沾裾。卿用卿法,吾爱吾庐。

(0)

夜雨述怀

忆昔驱驰不自由,山林猿鹤笑无谋。

十年世事浑如梦,一夜雨声都是愁。

南诏羁栖伤短鬓,东湖寥落忆扁舟。

钓矶别后知无恙,虚负同盟鹭与鸥。

(0)

题画·其二

疏烟带平野,閒花落空林。

鸡声在何许,人家春树阴。

将寻邱仲侣,谐此尘外心。

幽期倘云遂,宁惜露沾襟。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