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平乐七首·其五》
《清平乐七首·其五》全文
清 / 项鸿祚   形式: 词  词牌: 清平乐

雁红蝉碧,凉雨生秋夕。

画里云山天咫尺,都是倦游踪迹。

少年银烛歌楼,如今襆被孤舟。

皱得一痕烟墨,不知多少离愁。

(0)
鉴赏

这首《清平乐七首(其五)》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思乡的凄美画面。

首句“雁红蝉碧”以色彩对比开篇,红与碧的鲜明对比,不仅勾勒出秋日黄昏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接着“凉雨生秋夕”一句,点明季节与天气,渲染出一种清冷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画里云山天咫尺,都是倦游踪迹”两句,将现实与梦境交织在一起,云山近在咫尺,仿佛触手可及,却又是倦游者心中难以忘怀的记忆,暗含着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感慨。

“少年银烛歌楼,如今襆被孤舟”对比强烈,前句回忆往昔在歌楼欢聚的青春时光,后句则描绘了当前独自漂泊的生活状态,表达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无奈与感伤。

“皱得一痕烟墨,不知多少离愁”以“烟墨”比喻离愁,形象地描绘了离愁的深沉与难以言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挣扎。

整首词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当下孤独处境的感慨,以及对离愁别绪的深刻体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项鸿祚

项鸿祚
朝代:清   字:莲生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798~1835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
猜你喜欢

送国云浦之蓬溪县任二首·其二

男儿抱伟志,富贵非所希。

因循竟无成,日暮伤路歧。

赖有青云交,时吐胸中奇。

今复去万里,再见知何时。

高馆列绮筵,纷纶进华词。

临觞不能饮,默坐含酸悲。

年老别离难,况是平生知。

束带候明发,宾众出郊畿。

行李已戒途,望望情远驰。

情驰结中夜,髣髴见容仪。

愿言慎始终,慰我长相思。

(0)

送刘编修殿虎出守九江三首·其二

茫茫瞰四野,恻恻心忽悽。

皓雪盈天地,集树成枯枝。

中有皞寒禽,怀春声正悲。

悲声震聋瞆,赏音来何迟。

遇子风尘中,升沈途路歧。

孤松结盘石,寒暑心不移。

今将舍我去,作郡九江湄。

思欲远从之,褰裳复犹夷。

悠悠望南天,心与征云驰。

(0)

读书偶得七首·其二

形存我有天,形解天有我。

性量反厥初,理真气不堕。

望月空中明,逐水月碎琐。

天人同一原,以此识担荷。

惜情但犹豫,流光悲石火。

(0)

赠戴通乾六首·其五

折玉迸奇响,哀琴无正音。

大器不受制,贱工空觅寻。

回首望河梁,天低日已沈。

萧萧戒行李,却背双南金。

故乡阻关山,道远力难任。

青鸟铩羽翮,穷栖枳棘林。

王母秘灵驾,谁能识苦心。

(0)

东山卧

大谢执如意,小谢挥麈尾。

中谢无所为,泠泠善名理。

一门群从真无惭,闺中飞絮还撒盐。

君不见四十东山卧初足,与人同忧亦同乐,别墅风流赌棋局。

(0)

侍中血

长安门开鼓声死,贼骑如云走天子。

西来从辇无一人,万乘苍茫草间止。

行间杀气何纷纷,侍中独拜车前尘。

马前飞矢着龙节,侍中独溅衣上血。

侍中血,中散琴,琴声欲绝日欲沉,有子乃不传广陵。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