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全文
唐 / 岑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竹里过红桥,花间藉绿苗。

池凉醒别酒,山翠拂行镳。

凤去妆楼闭,凫飞叶县遥。

不逢秦女在,何处听吹箫。

(0)
注释
竹里:竹林之中。
过:穿过。
红桥:红色桥梁。
花间:花丛之间。
藉:倚靠。
绿苗:绿色的秧苗。
池凉:池水清凉。
醒:唤醒。
别酒:离别的酒意。
山翠:山色青翠。
拂:仿佛轻轻拂过。
行镳:前行的马蹄(镳:马嚼子,此处代指马)。
凤去:凤凰离去。
妆楼:女子梳妆之楼,常借指女子所居之处。
闭:关闭,紧闭。
凫飞:野鸭飞翔。
叶县: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附近。
遥:遥远。
不逢:未遇到。
秦女:秦地的女子,此处可能指代诗人心中的佳人或典故中的人物。
在:在此处。
何处:哪里。
听吹箫:聆听吹奏箫乐。
翻译
穿过竹林走过红桥,于花丛间倚靠在绿色秧苗上。
池水清凉唤醒离别的醉意,山色青翠仿佛拂过前行的马蹄。
凤凰离去后妆楼紧闭,野鸭飞翔在遥远的叶县之地。
未遇秦女在此,该到何处聆听那悠扬的箫声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开篇“竹里过红桥,花间藉绿苗”两句,设置了一个春日游园的景象,红桥、绿苗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下来的“池凉醒别酒,山翠拂行镳”则是对离别时光的一种描绘,池水清凉,酒意稍醒,而山色如洗,更添几分离愁。

诗的后半部分“凤去妆楼闭,凫飞叶县遥”通过凤凰远去、楼阁紧闭以及鸿雁南飞的形象,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不舍。最后两句“不逢秦女在,何处听吹箫”,则是在询问如果不能遇见心中的秦娥,在哪里能够听到她那令人心动的箫声。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幽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朝代:唐   籍贯:南阳   生辰:约715-770年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江南寄所知周仆射

曾陪公子醉西园,岘首碑前事懒言。

世乱共嗟王粲老,时危俱受信陵恩。

潮怜把盏吟江徼,雨忆凭阑望海门。

飞盖寂寥清宴罢,不知簪履更谁存。

(0)

江边有寄

江边旧业半彫残,每轸归心即万端。

狂折野梅山店暖,醉吹村笛酒楼寒。

只言圣代谋身易,争奈贫儒得路难。

同病同忧更何事,为君提笔画渔竿。

(0)

伤侯弟

世间荣辱半相和,昨日权门今雀罗。

万古明君方纳谏,九江迁客更应多。

碧池草熟人偷钓,画戟春闲莺乱过。

几许乐僮无主后,不离邻巷教笙歌。

(0)

凤州北楼

城上层楼北望时,闲云远水自相宜。

人人尽道堪图画,枉遣山翁醉习池。

(0)

比红儿诗·其九十八

旧恨长怀不语中,几回偷泣向春风。

还缘不及红儿貌,却得生教入楚宫。

(0)

宿报恩寺精舍

钟梵送沈景,星多露渐光。

风中兰靡靡,月下树苍苍。

夜殿若山横,深松如涧凉。

羸然虎溪子,迟我一虚床。

杳杳空寂舍,濛濛莲桂香。

拥褐依西壁,纱灯霭中央。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