槿花委露渚莲愁,无复红妆荡小舟。
浓淡云山堪入画,萧闲门径自宜秋。
当时载酒人如鹤,昨夜吹箫月满楼。
鸿雁欲来江欲冷,白蘋风起思悠悠。
槿花委露渚莲愁,无复红妆荡小舟。
浓淡云山堪入画,萧闲门径自宜秋。
当时载酒人如鹤,昨夜吹箫月满楼。
鸿雁欲来江欲冷,白蘋风起思悠悠。
这首明代诗人居节的《秋日》描绘了一幅秋日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槿花委露渚莲愁”,通过描写槿花凋零,沾满露水,以及莲叶带愁,展现了初秋时节的凄清与落寞。次句“无复红妆荡小舟”则暗示了往昔热闹的场景已不再,只剩下空寂的小舟。
第三句“浓淡云山堪入画”,以云山的深浅变化比喻秋意的渐浓,展现出一幅宛如画卷的自然景色,富有艺术美感。第四句“萧闲门径自宜秋”,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宁静和秋天的适宜,透露出诗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欣赏。
第五、六句回忆过往,用“当时载酒人如鹤”形容昔日饮酒作乐的雅致,以及“昨夜吹箫月满楼”的宁静夜晚,流露出淡淡的怀旧之情。最后一句“鸿雁欲来江欲冷,白蘋风起思悠悠”,借鸿雁南飞、江面微凉和白蘋轻扬,表达了诗人面对秋景时悠远的思绪和淡淡的离别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景象,寓情于景,情感深沉而内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