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王寺佛塔灯隔林见之奇绝因成口占》
《天王寺佛塔灯隔林见之奇绝因成口占》全文
宋 / 陈文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上元灯火九衢中,何似金莲下半空。

要识隔林奇绝处,星毬带叶荔枝红。

(0)
注释
上元:元宵节。
灯火:节日的灯火。
九衢:繁华的街道。
何似:比起来怎么样。
金莲:比喻华丽的灯笼或灯饰。
下半空:悬挂在半空中。
要识:想要了解。
隔林:隔着树林。
奇绝处:奇特而美妙的地方。
星毬:星星般的球状物体,可能指灯笼。
带叶:带着叶子。
荔枝红:像荔枝一样的红色,形容鲜艳的颜色。
翻译
元宵节的灯火照亮了繁华的街道,
比起那些半空中的金色莲花又如何呢?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陈文蔚的《天王寺佛塔灯隔林见之奇绝因成口占》描绘了上元节(元宵节)时繁华都市中的灯火景象。首句“上元灯火九衢中”生动展现了节日夜晚街道两旁华灯璀璨的热闹场景。然而,诗人并未停留于表面的繁华,而是笔锋一转,将视线投向远处:“何似金莲下半空”,这里以“金莲”比喻佛塔上的灯火,犹如莲花盛开在半空中,显得神秘而超凡。

接着,诗人进一步引导读者去探寻更深层次的美:“要识隔林奇绝处”。透过树林的缝隙,那隐藏在深处的奇特景色愈发引人入胜。最后,“星毬带叶荔枝红”更是妙笔生花,将灯火比喻为星星般闪烁,又仿佛带着叶子的荔枝般鲜艳,形象地描绘出佛塔灯火在夜色中如荔枝般红艳欲滴的奇幻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不仅描绘了上元节的繁华,更突显了佛塔灯火在静谧夜色中的独特魅力,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陈文蔚

陈文蔚
朝代:宋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虞美人.有感

三春误向风尘走。空负长条柳。落花流水思悠悠。

便是玉箫金管、也生愁。伤心惯作人间别。

梦里添呜咽。伯劳飞燕去匆匆。

消受一窗残月、五更钟。

(0)

浣溪沙.游仙体,用“遥知杨柳是门处,似隔芙蓉无路通”,成此小令二阕·其一

碧落茫茫秋水斜。朱门深被绿杨遮。

隔溪听尽晚蝉哗。

无可奈何人怅望,难通消息树交加。

能忘情者是仙家。

(0)

醉花阴.重阳

绛纱爱把黄金缕,鬓影清香袖。

一晌又重阳,满目云山,不待人归后。

江天落雁垂垂久,好景知依旧。

不是怨黄花,只为离人,误得黄花瘦。

(0)

秋影

夕阳楼角影模糊,倒蘸秋园作画图。

病鹤池头临水静,断鸿天际入云孤。

自怜瘦态同篱菊,更爱清阴到井梧。

高树昏黄生暝色,悬空尚有夜来珠。

(0)

绝句·其七

诗人梅宛陵,穷愁诗愈工。

欧阳作之序,寄兴托鱼虫。

(0)

人生

人生底事不逍遥,进退劳劳暮复朝。

任挂羊头还卖犬,亲知狗尾未宜貂。

怒来欲现金刚目,折损私怜靖节腰。

绿水青山无限好,何如回首伍渔樵。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