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霅溪翁山居图》
《霅溪翁山居图》全文
元 / 陆景龙   形式: 古风

山林之幽乐且闲,何人卜居云半间。

草楼高出苍树杪,石梁斜压清溪湾。

循溪隐隐穿细路,断岸疏林接烟雾。

微茫万顷白连天,雁阵凫群落无数。

樵歌初断渔唱幽,沙头人卧竹叶舟。

青山数点西日下,渺渺一片江南秋。

我昔苕溪问清隐,溪上分明如此景。

别来时或枉梦思,忽见此图为心醒。

钱翁少年善丹青,晚岁笔意含英灵。

兴来漫临北苑画,妙入毫末穷杳冥。

无声诗与有声画,翁能兼之夺造化。

词林诸老富品题,一纸千金重光价。

应君持此索我诗,愧乏琼玖答赠之。

临风展玩三太息,宁不为动莼鲈思。

我今借屋湖山里,恍惚风烟无乃似。

拟将三尺白剡藤,试烦东邻雪篷子。

(0)
鉴赏

此幅《霅溪翁山居图》,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山林生活画卷。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林之幽静与主人生活的闲适。草楼高耸于苍翠的树木之上,石梁斜跨在清澈溪流的湾处,溪水潺潺,细路蜿蜒,断岸与稀疏的树林接壤,烟雾缭绕,远处万顷碧波与天际相连,雁阵与凫群自在飞翔,构成一幅和谐自然的画面。

诗中还融入了人物活动的描写,如樵夫的歌声与渔人的歌唱,沙头之人悠闲地躺在竹叶舟中,夕阳西下,青山映衬,更添几分秋意。诗人回忆起往昔在苕溪寻访清隐之地的情景,眼前的景象与记忆中的画面相呼应,引发了深深的感慨。

画作的创作者钱翁,年轻时擅长丹青,晚年笔法更加精妙,能够将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完美融合。诗人在欣赏这幅画作时,不禁为之感动,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境遇,仿佛置身于那片风烟迷离的山水之中。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钱翁画技的赞赏,并自感难以用诗句回应这份艺术的馈赠,只能借风声与思绪,表达内心的触动与向往。

作者介绍

陆景龙
朝代:元

字德阳,嘉兴人。至正已已乡荐。
猜你喜欢

雪佛碑

天花堕虚空,平地忽三尺。

异哉西方神,现此水精域。

胎非托摩耶,意叵劳刻画。

乃瞻白玉相,安用黄金饰。

一洗热恼心,悉依清净力。

红日起扶桑,终焉化无迹。

其无本非空,其有亦非色。

君看东逝波,沧海不可测。

我来凤凰溪,古寺久荆棘。

摩挲雪佛碑,碑断字莫识。

金石亦已坏,况非金石质。

万事等泡影,感之三叹息。

(0)

秋夜九首·其七

四壁鬼神满,单栖谁与群。

凝心无定寐,集耳多虚闻。

病骨利于刃,瘠肤皱成纹。

盘盘愁轮运,袅袅忧绪纷。

强为咿嚘歌,鸣响如悲蚊。

(0)

竹枝词·其三

船头烟暝浪花飞,船里风来雨湿衣。

独棹兰桡下莲渚,迎郎不见又空归。

(0)

舟至辰陵矶与楚百户等言别

江到荆湘两派分,客情无柰况离群。

尔从三峡迎春水,我过重湖望楚云。

白帝至今啼蜀魄,苍梧何处吊湘君。

孤舟夜向巴陵泊,一曲商歌不忍闻。

(0)

古东门行送别金彦桢

仆夫顾我悲,辕马局不行。

古来离别地,青草不复生。

居人攀桃李,怅望难为情。

流尘起阡陌,远树花冥冥。

莫向秦东亭,唱此《东门行》。

土中有死骨,闻之复心惊。

食荼莫言苦,饮醯莫言酸。

世间万事易,惟有离别难。

既辞还执袂,临行复据鞍。

对面相宽解,回头涕已澜。

人生谁非客,何独此哀叹。

但令长寿考,相报各平安。

(0)

故人归猎图

猎罢阴山薄暮归,绕鞍雉兔马行迟。

风高不敢鸣笳鼓,只恐防边汉将知。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