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长老何年住,宝髻云衣自俨然。
孤岫远分灵鹫脉,诸峰群绕石头禅。
衔花鸟宿青螺上,拨草人来黄叶边。
终古攀跻谁得似,一时翘首欲无言。
山中长老何年住,宝髻云衣自俨然。
孤岫远分灵鹫脉,诸峰群绕石头禅。
衔花鸟宿青螺上,拨草人来黄叶边。
终古攀跻谁得似,一时翘首欲无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庄严的山中长老居所景象。诗人以“山中长老何年住,宝髻云衣自俨然”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神秘与宁静的世界,长老身着云衣,仿佛与山林融为一体,时间在这里似乎凝固了。接着,“孤岫远分灵鹫脉,诸峰群绕石头禅”,通过对比孤峰与群峰,展现了长老所在之地的独特与神圣,灵鹫山的脉络与石头禅的环绕,赋予了此地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
“衔花鸟宿青螺上,拨草人来黄叶边”两句,生动描绘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鸟儿在青螺山上栖息,人在黄叶边轻轻拨动,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近与尊重。最后,“终古攀跻谁得似,一时翘首欲无言”,表达了对长老境界的敬仰与难以言表的情感,暗示了攀登至这种精神境界的难度与稀有性,同时也流露出对长老智慧与德行的深深敬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长老居所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高尚人格与精神追求的赞美,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白杨西郭路,累累多邱坟。
暄时来此游,登高观夏云。
披拂垄头树,感念坟中人。
岂不同此欢,音响谁复闻?
古昔豪杰士,身死言不泯。
形质随化往,文字传其神。
胡不少留意,逐俗但纭纭。
朝游酒肉场,暮追狎客群。
但务四时乐,坐亡千载文。
一旦纩息定,灭如风中尘。
寄言同学友,勉为身后身。
才华信不贵,崇尚在六经。
愚生三代下,常怀大道明。
汤公及李公,奕奕光彤廷。
陈公继其后,亦复相媲并。
贤者在高位,草野皆为荣。
尔去识真儒,黾勉非私营。
德容良可钦,金紫慎勿惊。
尔怀有诗书,尔身有修名。
常恐自掩没,不游君子庭。
携手岁云暮,高树起秋声。
升车始逶迟,晓风千里征。
上以溯先德,下以砥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