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长老峰》
《望长老峰》全文
明 / 释今帾   形式: 七言律诗

山中长老何年住,宝髻云衣自俨然。

孤岫远分灵鹫脉,诸峰群绕石头禅。

衔花鸟宿青螺上,拨草人来黄叶边。

终古攀跻谁得似,一时翘首欲无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庄严的山中长老居所景象。诗人以“山中长老何年住,宝髻云衣自俨然”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神秘与宁静的世界,长老身着云衣,仿佛与山林融为一体,时间在这里似乎凝固了。接着,“孤岫远分灵鹫脉,诸峰群绕石头禅”,通过对比孤峰与群峰,展现了长老所在之地的独特与神圣,灵鹫山的脉络与石头禅的环绕,赋予了此地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

“衔花鸟宿青螺上,拨草人来黄叶边”两句,生动描绘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鸟儿在青螺山上栖息,人在黄叶边轻轻拨动,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近与尊重。最后,“终古攀跻谁得似,一时翘首欲无言”,表达了对长老境界的敬仰与难以言表的情感,暗示了攀登至这种精神境界的难度与稀有性,同时也流露出对长老智慧与德行的深深敬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长老居所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高尚人格与精神追求的赞美,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释今帾
朝代:明

今帾(一六一八?--一六九○),字记汝。新会人。原姓潘,名楫清,字水因。诸生。将应乡试,适以忧解。服阕,弃诸生,从天然老人受具。明桂王永历十五年(一六六一)为雷峰典客,后随杖住丹霞,充记室,再从老人住归宗。清圣祖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老人入涅,复返雷峰。二十九年还古冈,访寻故旧,忽示微疾,端坐而逝。著有《借峰诗稿》。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九有传。
猜你喜欢

失题十七首·其十七

吴淞江口海之堧,闻说留侯世业传。

屯戍孤城无百雉,延师黉舍有三鳣。

晴沙自葺袁崧垒,曲埼谁维吕政船。

帖帖鲸波无个事,高歌长剑倚青天。

(0)

园景十二咏·其二竹子院

深院溪流转,回廊竹径通。

珊珊鸣碎玉,袅袅弄清风。

香气侵书帙,凉阴护绮栊。

便娟苍秀色,偏茂岁寒中。

(0)

陪京

新丰传旧里,今睹濯龙池。

天地开神奥,山河启帝基。

金戈劳百战,玉叶衍千枝。

追远皇情切,趋从仰孝思。

(0)

咏松花·其一

不独浓阴当夏凉,枝头蕊发几多长。

原知未入时花样,却好翻成古色香。

筛月粉移桐乳白,含霜晴散木棉黄。

坚心宥把诗脾洗,和露餐馀齿颊芳。

(0)

寄子受三首·其三

白杨西郭路,累累多邱坟。

暄时来此游,登高观夏云。

披拂垄头树,感念坟中人。

岂不同此欢,音响谁复闻?

古昔豪杰士,身死言不泯。

形质随化往,文字传其神。

胡不少留意,逐俗但纭纭。

朝游酒肉场,暮追狎客群。

但务四时乐,坐亡千载文。

一旦纩息定,灭如风中尘。

寄言同学友,勉为身后身。

(0)

送子乔赴都,谒陈相公,为先侍御乞墓表

才华信不贵,崇尚在六经。

愚生三代下,常怀大道明。

汤公及李公,奕奕光彤廷。

陈公继其后,亦复相媲并。

贤者在高位,草野皆为荣。

尔去识真儒,黾勉非私营。

德容良可钦,金紫慎勿惊。

尔怀有诗书,尔身有修名。

常恐自掩没,不游君子庭。

携手岁云暮,高树起秋声。

升车始逶迟,晓风千里征。

上以溯先德,下以砥高行。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