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子受三首·其三》
《寄子受三首·其三》全文
清 / 李宪噩   形式: 古风

白杨西郭路,累累多邱坟。

暄时来此游,登高观夏云。

披拂垄头树,感念坟中人。

岂不同此欢,音响谁复闻?

古昔豪杰士,身死言不泯。

形质随化往,文字传其神。

胡不少留意,逐俗但纭纭。

朝游酒肉场,暮追狎客群。

但务四时乐,坐亡千载文。

一旦纩息定,灭如风中尘。

寄言同学友,勉为身后身。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李宪噩所作,名为《寄子受三首(其三)》。诗中描绘了对人生与死亡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传统美德与世俗生活的对比。

首句“白杨西郭路,累累多丘坟”描绘了一条西郊的路旁,白杨树下,众多坟墓排列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哀伤而肃穆的氛围。接着,“暄时来此游,登高观夏云”则描述了在温暖的季节里,诗人来到这里,登高远眺夏日的云彩,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变化无常。

“披拂垄头树,感念坟中人”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感慨,他抚摸着田间的树木,心中涌起对逝去之人的怀念。“岂不同此欢,音响谁复闻?”则提出了一个疑问:既然生者和死者都曾有过欢乐,那么这些声音和记忆又在哪里呢?

接下来,“古昔豪杰士,身死言不泯”赞美了古代英雄人物,即使肉体消逝,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却永存于世。这与后文对追逐世俗享乐者的批评形成了鲜明对比:“形质随化往,文字传其神”,与“胡不少留意,逐俗但纭纭”形成对照,强调了精神价值的重要性。

最后,“朝游酒肉场,暮追狎客群。但务四时乐,坐亡千载文”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享乐,忽视精神追求的人,他们最终将被历史遗忘,如同风中的尘埃。诗人通过这句警示人们,不应沉溺于短暂的物质快乐,而应注重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传承。

“寄言同学友,勉为身后身”则是诗人对同辈的劝告,希望他们能以高尚的道德和精神追求作为自己的目标,为后世留下有意义的存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人生、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道德价值的坚持。

作者介绍

李宪噩
朝代:清

李宪噩,字怀民,以字行。号十桐,高密人。诸生。有《十桐草堂诗集》。
猜你喜欢

清平乐 西野内翰奉使寄示佳篇累幅,三韩山

吟之乐,而忘其涉之劳,固群子之所尚也。
披赏之余,辄敢用清平乐韵少答雅贶,且以奉旋旆一笑云云窗月户。
水秀山奇处。
画里二三千里路。
一步哦诗一住。
诗中却也思家。
寄来满纸烟霞。
办了皇华事业,做成冷淡生涯。

(0)

满江红 又次前韵 搔瓜事见刘向新序

我笑前人,痴绝甚、搔瓜钻李。
天壤内、神奇腐朽,有所穷已。
才见凌风霄汉上,忽看垂翅蓬蒿底。
试闲将、得失遍思量,凡经几。
无汝愧,从渠毁。
非我有,何吾喜。
但物来即应,尽心焉耳。
一榻高眠人事了,一瓢乐饮家缘理。
也何曾、直待马千蹄,童千指。

(0)

鹊桥仙 盆梅

孤根如寄,高标自整。
坐上西湖风景。
几回误作杏花看,被梦里、香魂唤省。
薰炉茶灶,春闲书永。
不似霜清月冷。
从今更爱短檠灯,夜夜看

(0)

鹧鸪天 祖母寿日

绿牖凉霏紫麝尘。
宝猊晴暖瑞香云。
蟠桃日日瑶池宴,玉桂年年月殿馨。
潘岳赋,孟家邻。
尽将歌酒寿良辰。
慈颜剩为斑衣乐,眼底儿孙莫厌贫。

(0)

菩萨蛮 盆梅

纤条渐见稀稀蕾。
孤根旋透温温水。
但得一枝春。
谁嫌老瓦盆。
寒愁芳意懒。
移近南窗暖。
却怕盛开时。
香魂来索诗。

(0)

清平乐 白芍药

何年金屑。
飞上玲珑雪。
一树风情谁解说。
只有盈盈夜月。
牡丹红叶相夸。
铅华各自名家。
为向看花人道,此花不在铅华。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