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南交路,君今作远游。
着鞭临祖道,受诏出皇州。
汉柱云烟古,秦林瘴疠收。
幕中如有问,珍重为参谋。
万里南交路,君今作远游。
着鞭临祖道,受诏出皇州。
汉柱云烟古,秦林瘴疠收。
幕中如有问,珍重为参谋。
这首诗是明代金幼孜所作的《赠友人廖自勤王恪赴交趾》(其一)中的片段,展现了对友人远行的深情与勉励。
“万里南交路,君今作远游。” 开篇即以“万里”形容路程之遥远,“南交路”点明目的地为交趾,即今天的越南地区。友人即将踏上这漫长而艰险的旅程,诗人以“作远游”表达对友人此行的感慨和敬意。
“着鞭临祖道,受诏出皇州。” “着鞭”意味着准备出发,“临祖道”则是指在送行的路上,即将离开家乡踏上征程。“受诏出皇州”则表明友人是奉命而出,肩负重任。这两句描绘了友人临行前的场景,既有离别的不舍,也有使命的庄严。
“汉柱云烟古,秦林瘴疠收。” 这两句运用了历史典故,将友人的行程与古代的汉、秦两朝相联系,赋予了旅程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云烟古”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秦林瘴疠收”则暗示了旅途中的艰难险阻,以及友人克服困难的决心。
“幕中如有问,珍重为参谋。” 最后两句是对友人的叮咛和祝福。即使在远方,友人若有疑问或需要帮助,诗人希望他能记得寻求建议,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安全归来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友人远行的深切关怀和勉励,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的期待。
瘦驴共踏燕台雪,关心十年前事。
自后各漂零,渺天涯鸿纸。奈何君竟死。
但留得、旧笺盈笥。荔帽青山,藓裳黄土,可怜如此。
怆矣起挑灯,低徊读、清声和之芦吹。
苦我似孤猿,下无端清泪。茂宏欣有子。
敢身后、盛名终委。读初罢,淡月当檐,正露篁流翠。
环枝匝萼。露烟心一摺,蠡槛蟾幕。
凤羽双纤,纤梦刚圆,偷声莫犯清角。
幽思融到香微处,转坐似、癯禅枯索。
累个人、伴尔清寒,者样茜红衣薄。
撩我东风绮恨,绿华亸翠袖,肩瘦如削。
露泣春樽,月夺春灯,花底画笺亲拓。
自翻一曲江南别,久梦断、水边篱落。
甚心情、再按琼箫,得似使君豪乐。
相轮七转盘梯上,奇观千里来逼。
似水疑云,非天即海,一色缭青萦白。城岚四接。
认万瓦烟浮,六门潮抑。
落照微茫,数鸿如墨点遥夕。
心悬若与俱堕,问红灰劫换,谁画金碧。
花架鹰稀,萝巢鸽怖,藓字残碑都蚀。锒铛响寂。
剩羊角风高,送钟迎叶。仙梦今宵,五星和露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