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驴共踏燕台雪,关心十年前事。
自后各漂零,渺天涯鸿纸。奈何君竟死。
但留得、旧笺盈笥。荔帽青山,藓裳黄土,可怜如此。
怆矣起挑灯,低徊读、清声和之芦吹。
苦我似孤猿,下无端清泪。茂宏欣有子。
敢身后、盛名终委。读初罢,淡月当檐,正露篁流翠。
瘦驴共踏燕台雪,关心十年前事。
自后各漂零,渺天涯鸿纸。奈何君竟死。
但留得、旧笺盈笥。荔帽青山,藓裳黄土,可怜如此。
怆矣起挑灯,低徊读、清声和之芦吹。
苦我似孤猿,下无端清泪。茂宏欣有子。
敢身后、盛名终委。读初罢,淡月当檐,正露篁流翠。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为家养恬孝廉竹雨吟遗稿的作者敬堂茂才所作的题词,采用徵调,情感深沉,充满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悼。
诗中以“瘦驴共踏燕台雪”开篇,描绘了十年前的往事,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接着,“自后各漂零,渺天涯鸿纸”,表达了人物各自离散,如同鸿雁在天际飘零,形象地展现了人生的孤独与漂泊感。
“奈何君竟死。但留得、旧笺盈笥”,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痛,即使留下的是满箱的旧信笺,也无法弥补失去亲人的痛苦。接下来,“荔帽青山,藓裳黄土,可怜如此”,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氛围,将逝者与自然融为一体,表达出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悼。
“怆矣起挑灯,低徊读、清声和之芦吹”,诗人深夜挑灯,低回细读逝者留下的文字,芦笛的清音仿佛与文字共鸣,增加了哀愁的氛围。最后,“苦我似孤猿,下无端清泪”,诗人自比孤独的猿猴,泪水无法控制地流淌,表达了深深的悲痛与哀思。
“茂宏欣有子。敢身后、盛名终委”,诗人提到逝者虽已离去,但其子能继承父业,使盛名得以延续,表达了对逝者后代的期望与祝福。
“读初罢,淡月当檐,正露篁流翠”,在读完遗稿后,诗人抬头望见淡月映照在窗前,露水滋润着翠绿的竹林,这一景象既美丽又略带凄凉,与整首诗的情感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哀伤的氛围。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与哀悼,以及对后世的期许,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我羡君归,一路秋风,芙蓉木犀。
想慈颜望久,灵乌乍噪,新眉画就,郎马频嘶。
忙脱征衫,快呼斗酒,细为家人说建溪。
争知道,这中年怀抱,最怕分携。丈夫南北东西。
应笑杀离筵粉泪啼。
怅佳人来未,碧云冉冉,王孙去后,芳草萋萋。
明日相思,山重水复,古道人稀茅店鸡。
元龙老,有高楼百尺,谁共登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