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学士胡公春日陪驾同游万岁山·其九》
《奉和学士胡公春日陪驾同游万岁山·其九》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仙台金露静,画栋玉虹高。

日月回三岛,乾坤奠六鳌。

碧瓯传细茗,银瓮出香醪。

千载恩荣重,追攀不惮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仙境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仙台金露静”,以“金露”形容仙台上的露水,既显其珍贵又添几分神秘之感,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氛围。“画栋玉虹高”一句,将仙台比作画栋,而“玉虹”则象征着高悬于空中的彩虹,两者结合,不仅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仙台的壮观景象,也暗示了此处的超凡脱俗。

接下来,“日月回三岛,乾坤奠六鳌”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仙台所在的环境描绘得更加神奇。日月绕行的三岛,象征着仙界的独特地理特征;而“乾坤奠六鳌”则借用了古代传说中支撑天地的六只大龟,进一步强调了此地的神圣与不可侵犯。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奇观的赞叹,也暗含了对宇宙秩序的敬畏之情。

“碧瓯传细茗,银瓮出香醪”则是对仙台生活细节的描绘,通过“碧瓯”与“银瓮”这样的器具,以及“细茗”与“香醪”这样的饮品,展现了仙人生活的雅致与享受。这不仅体现了仙人生活的悠闲与舒适,也暗示了仙台不仅是自然奇观,更是一个充满文化与艺术气息的地方。

最后,“千载恩荣重,追攀不惮劳”表达了对仙台及其所代表的永恒荣耀的向往与追求。无论是千年的历史积淀,还是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都体现了人类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与探索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不仅展现了仙台的壮丽与神秘,也蕴含了对自然、文化和人类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归国谣·双脸

双脸,小凤战篦金□。
舞衣无力风敛,藕丝秋色染。
锦帐绣帏斜掩,露珠清晓簟。
粉心黄蕊花靥,黛眉山两点。

(0)

归国谣·香玉

香玉,翠凤宝钗垂□□。
钿筐交胜金粟,越罗春水渌。
画堂照帘残烛,梦馀更漏促。
谢娘无限心曲,晓屏山断续。

(0)

相和歌辞·公无渡河

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
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
二十五弦何太哀,请公勿渡立裴回。
下有狂蛟锯为尾,裂帆截棹磨霜齿。
神锥凿石塞神潭,白马趁走覃赤尘起。
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

(0)

河渎神·孤庙对寒潮

孤庙对寒潮,西陵风雨萧萧。
谢娘惆怅倚兰桡,泪流玉箸千条。
暮天愁听思归乐,早梅香满山郭。
回首两情萧索,离魂何处飘泊?

(0)

河渎神·铜鼓赛神来

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徘徊。
水村江浦过风雷,楚山如画烟开。
离别橹声空萧索,玉容惆怅妆薄。
青麦燕飞落落,卷帘愁对珠阁。

(0)

河渎神·河上望丛祠

河上望丛祠,庙前春雨来时。
楚山无限鸟飞迟,兰棹空伤别离。
何处杜鹃啼不歇,艳红开尽如血。
蝉鬓美人愁绝,百花芳草佳节。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