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从教自改更,老天有意活苍生。
一冬晴暖雨全少,三日阴寒雪不成。
谩拥地炉然榾柮,每忧时事验欃枪。
庭前问讯枯梅树,怕有南枝绽玉英。
岁序从教自改更,老天有意活苍生。
一冬晴暖雨全少,三日阴寒雪不成。
谩拥地炉然榾柮,每忧时事验欃枪。
庭前问讯枯梅树,怕有南枝绽玉英。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罕见的冬日晴朗景象,通过对比常态天气和实际情况,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诗人指出岁序(时间流转)似乎有意改换,老天(上天或自然)有活跃苍生的美好愿望。这一表述充满了对生机与希望的赞美。
接下来的“一冬晴暖雨全少,三日阴寒雪不成”则具体描述了这一特殊的冬日气候。平常冬季应当阴冷且可能有雪,但此时却是晴朗而温暖,无雨,连续三天也未曾形成雪花。这是对自然界罕见现象的一种描绘,也凸显了诗人对于这一非典型冬日的惊讶与欣赏。
“谩拥地炉然榾柮,每忧时事验欃枪”则转向内心感受,诗人在寒冷中围坐于地炉旁取暖,手中拿着炭火用的铁叉(欃枪),这些细节描绘出诗人在这特殊冬日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时事的忧虑。这里“榾柮”指的是烧火用的小木片和炭火,而“验欃枪”则表明诗人的心境并不完全平静。
最后,“庭前问讯枯梅树,怕有南枝绽玉英”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关切。即便在这晴朗而暖和的冬日,诗人依旧关注着庭前的枯梅树,担心它们是否已经开始萌芽(绽玉英),这种细腻的情感与观察,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敏锐,更透露出他对生命力与季节变迁的深切理解。
水物轻明淡似秋,多情才子倚兰舟。
碧莎裳下携诗草,黄篾楼中挂酒篘。
莲叶蘸波初转棹,鱼儿簇饵未谙钩。
共君莫问当时事,一点沙禽胜五侯。
手不任执殳,肩不能荷锄。
量力揆所用,曾不敌一夫。
幸因笔研功,得升仕进途。
历官凡五六,禄俸及妻孥。
左右有兼仆,出入有单车。
自奉虽不厚,亦不至饥劬。
若有人及此,傍观为何如。
虽贤亦为幸,况我鄙且愚。
伯夷古贤人,鲁山亦其徒。
时哉无奈何,俱化为饿殍。
念彼益自愧,不敢忘斯须。
平生荣利心,破灭无遗馀。
犹恐尘妄起,题此于座隅。
去年渭水曲,秋时访我来。
今年常乐里,春日哭君回。
哭君仰问天,天意安在哉。
若必夺其寿,何如不与才。
落然身后事,妻病女婴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