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邑苍江曲,鳞鳞华屋横。
酒楼歌妓集,渔市贩夫行。
野阔云无势,江流月有声。
桥边息诗担,谯鼓更分明。
古邑苍江曲,鳞鳞华屋横。
酒楼歌妓集,渔市贩夫行。
野阔云无势,江流月有声。
桥边息诗担,谯鼓更分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通过对自然风光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
“古邑苍江曲”一句,设置了整个诗歌的意境。古邑指的是古老的城镇,这里被置于苍茫的江水之中,给人以历史悠久而又自然和谐共存的感觉。“鳞鳞华屋横”则描绘出房屋如同鱼鳞一般错落有致,既展现了建筑的密集,又透露出一丝生机。
“酒楼歌妓集,渔市贩夫行”两句,转向人间的欢乐与忙碌。酒楼是文人们聚会的地方,而歌妓的出现增加了一种艺术和享乐的情趣;渔市即鱼市场,贩夫则是指从事买卖的人们,这些描写反映出当地的商业活跃和生活热闹。
“野阔云无势,江流月有声”两句,则将视角转向自然界。广阔的原野上,云朵似乎失去了它们通常的威严,而是轻柔、静谧的;江水在月光下潺潺作响,给人以宁静与深远之感。
最后,“桥边息诗担,谯鼓更分明”两句,是诗人的自述。诗人在桥边放下了背负着诗笺的担子,而附近传来的鞭炮声(谯鼓)却显得更加清晰。这可能象征着诗人在忙碌与喧嚣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创作灵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生活情趣的深刻感悟,同时也透露出了诗人对宁静和艺术创作的向往。
兰蕙比君子,其德为不孤。
人物虽云异,气味乃匪殊。
托根深林下,不与桃李俱。
妖艳任纷纷,贞姿恒自如。
共言王者香,宜为禁苑居。
一朝移植后,雨露恣沾濡。
芬芳异凡卉,馥郁盈天衢。
采撷足纫佩,把玩堪怡娱。
发舒似迟晚,蠲洁无终初。
谁将幽静意,写此兰蕙图。
对之逐清赏,尘虑焉能纡。
呼童出门巷,止回俗士车。
溯溪流云去,树约风来,山剪秋眉。
一片寻秋意,是凉花载雪,人在芦漪。
楚天旧愁多少,飘作鬓边丝。
正浦溆苍茫,閒随野色,行到禅扉。忘机。
悄无语,坐雁底焚香,蛬外弦诗。
又送萧萧响,尽平沙霜信,吹上僧衣。
凭高一声弹指,天地入斜晖。
已隔断尘喧,门前弄月渔艇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