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旧游》
《忆旧游》全文
清 / 厉鹗   形式: 词  词牌: 忆旧游

溯溪流云去,树约风来,山剪秋眉。

一片寻秋意,是凉花载雪,人在芦漪。

楚天旧愁多少,飘作鬓边丝。

正浦溆苍茫,閒随野色,行到禅扉。忘机。

悄无语,坐雁底焚香,蛬外弦诗。

又送萧萧响,尽平沙霜信,吹上僧衣。

凭高一声弹指,天地入斜晖。

已隔断尘喧,门前弄月渔艇归。

(0)
鉴赏

这首《忆旧游》由清代诗人厉鹗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诗意的画面。诗中以“溯溪流云去”开篇,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溪水潺潺,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超脱凡尘的意境。接着,“树约风来,山剪秋眉”,树木与山峦在秋风的轻抚下展现出别样的风采,仿佛大自然也在诉说着季节更迭的故事。

“一片寻秋意,是凉花载雪,人在芦漪。”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秋天特有的景象——凉花覆盖着雪花,人在芦苇荡中漫步,这一场景既清新又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秋天独有的宁静与美丽。

“楚天旧愁多少,飘作鬓边丝。”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过去的忧愁比作飘落在鬓边的细丝,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感慨。接下来,“正浦溆苍茫,闲随野色,行到禅扉。”描绘了诗人漫步于广阔的江边,随心所欲地欣赏着自然景色,最终到达一处禅门,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寻求心灵的寄托。

“忘机。悄无语,坐雁底焚香,蛬外弦诗。”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与世无争、超然物外的心境,坐在雁群之下焚香,听远处的蟋蟀吟唱诗歌,这种情景充满了禅意,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最后,“又送萧萧响,尽平沙霜信,吹上僧衣。”随着一阵阵萧瑟的风声,霜信(即霜降的信息)传递开来,不仅覆盖了地面,也轻轻拂过僧人的衣裳,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禅意与自然和谐的主题。

“凭高一声弹指,天地入斜晖。”站在高处,诗人轻轻一弹手指,仿佛整个天地都融入了夕阳的余晖之中,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深邃。

“已隔断尘喧,门前弄月渔艇归。”最后,诗人通过描绘渔舟在月光下缓缓归来的情景,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喧嚣的解脱,整首诗在宁静与和谐中结束,留给读者深深的思考与回味。

作者介绍
厉鹗

厉鹗
朝代:清   字:太鸿   号:樊榭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692-1752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
猜你喜欢

偶成二首·其一

岂是爱山水,从来任我真。

嫚松宁有罪,叱石不生嗔。

歌发随长短,倦时任屈伸。

回思尘世内,束缚可怜人。

(0)

和栖贤山居韵·其十六

本无才足恃,不是性多偏。

沙石甘居后,冰霜独在前。

难销檀越水,不种祖翁田。

所以一瓢外,风吹自岁年。

(0)

题金塔寺二首·其二

人贫方彻骨,塔尚以金名。

采蕨扶云出,寻诗蹋月行。

断碑看字影,驯虎听经声。

我到家常饭,因留太古情。

(0)

和李公冬日成茆屋四首用韵·其一

数椽聊自可,欹枕抱书眠。

窗阔堪延月,茆疏好见天。

残毡犹马革,点雪即花砖。

野老频来过,床头起暮烟。

(0)

接薪夷书

忆君良独苦,书到益伤神。

众命终难活,一心不负人。

何天堪问话,无地可容身。

却望边关外,偏多夙所亲。

(0)

示学人三十首·其二十九

片云起前山,飞来复飞去。

日夕众鸟栖,微风息庭树。

我心与之然,淡寂冥群虑。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