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兴·其一》
《感兴·其一》全文
宋 / 吴龙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多病频辞客,无人自掩扉。

斸松供药火,葺叶补渔衣。

日月双丸疾,乾坤一粟微。

不须求外道,悟此是玄机。

(0)
翻译
身体多病常推辞客人来访,独自一人关门在家。
挖松树根以取火制药,收集落叶修补渔夫的衣服。
太阳和月亮像两颗快速旋转的珠子,天地间的一切显得如此渺小。
不必向外寻求其他的道路,领悟到这一切就是深奥的道理。
注释
多病:身体状况不佳。
频辞客:经常拒绝客人来访。
无人:独自一人。
自掩扉:自己关门。
斸:挖掘。
松:松树。
供药火:用来制药的火源。
葺:修理。
叶:树叶。
补渔衣:修补渔夫的衣服。
日月:太阳和月亮。
双丸疾:快速旋转的珠子。
乾坤:天地。
一粟微:非常渺小。
求外道:寻求外部的途径。
悟:领悟。
玄机:深奥的道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修道者日常生活的情景。从“多病频辞客,无人自掩扉”可见诗人身体抱恙,且生活孤独,不需他人帮忙关门。接下来的“斸松供药火,葺叶补渔衣”则展示了诗人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自己采集松脂做燃料,用来煮制草药,同时也在修补渔人的衣物。这两句体现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依赖。

“日月双丸疾”中的“日月双丸”通常指的是道家服食的仙丹,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宇宙的运行。"乾坤一粟微"则是形容宇宙之大无边,而个人的渺小如同尘埃。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顺应和个人命运的超脱。

最后“不须求外道,悟此是玄机”表达了诗人认为不必寻求外在的修炼方法,只需领悟生活中的道理即可达到内心的觉醒。这句话既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揭示了诗人对于道法的理解和信仰。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念。

作者介绍

吴龙翰
朝代:宋   号:古梅   籍贯:歙县   生辰:1229—?

吴龙翰(1229—?)字式贤,号古梅,歙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成淳中前后在世。师方岳,咸淳中贡于乡,以荐授编校国史院实录。咸淳四年(1268)十月与鲍云龙、宋复一等三人,自带干粮,费时三天,涉足丹崖,登上了黄山莲花峰峰顶,并写下《黄山纪游》。吴龙翰所著《黄山纪游》,为现存最早游莲花峰的文字。德祐二年(1276)乡校请充教授,寻弃去。家有老梅,因以古梅为号。尝为之赋。龙翰著有《古梅吟叶》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归雁语

一雁南飞千雁随,洞庭洲外云梦陂。

往年经宿庐花渚,今来尽长鹿角枝。

鹿角枝,无定期。

有时黄沙积海岛,看尔埋没水中坻。

(0)

感秋和钱紫山

病客独吟江上山,卧看红叶对柴关。

风来已觉桃笙冷,雨过惟馀苔藓閒。

堂上虫声喧坐榻,城头月色照沙湾。

少年许国心犹在,感叹于今鬓欲斑。

(0)

漂母祠

一饭相怜良不易,千金为报更何难。

天生豪杰终扶汉,谁在尘埃豫识韩。

阿母淮阳祠貌古,王孙云梦主恩残。

登台一掬伤心泪,洒向西风木叶乾。

(0)

和白沙先生菊花

紫艳初移自涧滨,幽怀更对白纶巾。

楚云别去遥相忆,欲折寒香寄远人。

(0)

和伍抑斋用韵

半幅寒衾一卷毡,昔年挑过岭云颠。

亦知悃愊非时好,难作脂韦取世怜。

回首烟霞逢道侣,寄情水月伴吟仙。

与君采采南山蕨,胜却当时愧俸钱。

(0)

小除夕郭乐周小酌舟中

簌簌寒风霜满林,数株疏柳暮烟沉。

黄河日夜波声急,不似思乡一片心。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