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飞来寺》
《飞来寺》全文
明 / 高为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前朝中宿记名山,觉路孤悬断宇寰。

猿去洞门千涧静,云来珠树一僧闲。

祇期秋色生衣上,那薄尘心出世间。

况复同游称述作,凭高幽赏讵言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飞来寺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诗人高为表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寺院的独特魅力。

首句“前朝中宿记名山”,点明了飞来寺位于名山之中,历史悠久,是前朝的重要遗迹。接着,“觉路孤悬断宇寰”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飞来寺在群山之中的独特位置,仿佛与世隔绝,给人一种超脱凡尘的感觉。

“猿去洞门千涧静,云来珠树一僧闲”两句,通过猿猴的离去和云雾的缭绕,以及僧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环境。猿猴的离去象征着外界的喧嚣远去,云雾的缭绕则增添了山间的朦胧美,而僧人的悠闲生活则体现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祇期秋色生衣上,那薄尘心出世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希望在秋天的景色中找到心灵的慰藉,远离尘世的烦恼。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渴望通过自然的美丽来净化心灵。

最后,“况复同游称述作,凭高幽赏讵言还”则是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飞来寺后的感慨。他们在这里享受了难得的宁静与美好,但又深知这种美好的时光终将过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飞来寺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高为表
朝代:明

明人。官沧州学正。与长芦盐运司知事傅履礼同撰《廉平录》。
猜你喜欢

教学叹

卑卑穷生无令图,偶开浊眼窥字书。

村田子弟念笔札,邀请禀访同师儒。

远防斗讼习诡讦,近就财利评侵渔。

行身便事世所幸,先王教道徒迂疏。

君不见官家设庠校,俊士罗冠裾。

亦工细丽苟荣禄,谁复高远稽坟谟。

本期教学敦风俗,今如附子充饥腹。

(0)

麻姑山诗.至瀑布崖前

忽过乱峰曲,隔林闻水声。

止车问樵夫,知是飞瀑鸣。

下步入幽径,萧然觅澎渹。

仰看百尺崖,倒泻霜雪明。

乍近骨肉健,久留毛发惊。

疑身是雷仙,满耳鼓不停。

六月地赤渴,平川露乾汀。

此源一何长,奔注常淫盈。

利泽固不浅,邦人昧嗟矜。

徒闻晏豫时,相与怜凄清。

(0)

初旸谷

山岚郁苍苍,溪水流浩浩。

纷然世上人,换易如秋草。

奇哉三洞天,连路极深窈。

阳崖射朝曦,先见扶桑晓。

谁能餐九华,颜色端使好。

仙翁蝉蜕去,遗迹不可考。

我来惬登临,幽事费寻讨。

悲啸闻涧猿,啁哳听啼鸟。

平生愤懑臆,到此始一扫。

行将袖手版,汗漫游八表。

(0)

翠云山

寺古无邻家,千山抱虚碧。

门开猿鸟路,殿锁烟霞积。

老木森回溪,飞湍自淙激。

曾无车马到,绝境閒今昔。

逍遥贤大夫,肯此携佳客。

鸣驺清晓来,归时日常昃。

不使讼庭空,谁能傲泉石。

(0)

同子重望长芦寺

窣堵波寒对水东,坐来初报夕阳钟。

回环桑柘疑无际,咫尺云烟隔几重。

听讲有心陪寂寞,杖藜何日许从容。

主人境界诸缘尽,应笑规规着画龙。

(0)

唐公兄惠顾海上既行辄有诗奉送

忆昨扁舟下京口,六月江头浪如吼。

一笑还寻浮玉叟,山半飞云似招手。

月明上船萦宿酒,倒摘沈星疑犯斗。

夜深归梦彻东吴,觉来落月穿疏牖。

山僧流连强终日,黄昏归鸟凌风疾。

玉骨萧森病枕馀,一语才交复相失。

先生高节如古人,薄宦淹回行路尘。

海城寄食不自给,暂喜持杯同探春。

春风花草来踆踆,微红淡绿意旋新。

相从白发情未压,底事促别声悲辛。

淮陵欲到嗟无因,想见蔓草萦龙鳞。

浦光亭南拍堤水,冉冉落日低孤坟。

到时春色应已迟,满树黄鹂初啭时。

凭将一曲原头泪,为洒南坟松树枝。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